第72章 分厂(第二更!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半个月内,能再给我二十万瓶吗?

    新加坡至少要十五万!马来西亚和印尼试销转正式铺货,各要两万五千瓶!”

    二十万瓶!

    陈秉文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观塘厂目前日产极限在六万五千瓶左右,二十万瓶意味着需要全力生产三天以上。

    不过,如果延长到半个月内,问题倒是不大。

    “林老板,”陈秉文沉吟片刻,果断回应,“二十万瓶,没问题!半个月后发货。

    后续订单,根据市场反馈和我们的产能爬坡情况再定。如何?”

    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依旧坚持分批、稳健的策略。

    既要满足市场饥渴,也要确保供应稳定和品质如一。

    “好!好!太感谢了。”

    林文雄连连感谢。

    “广告投放你全权把握,费用按比例分摊。”陈秉文补充道,语气转为严肃,“林老板,记住,品质是生命线,越是热销,越要盯紧品质和物流。

    成功来之不易,绝不能因为供不应求就放松标准!

    新马印三国市场刚刚打开,口碑比销量更重要!”

    “明白,陈生放心,我亲自盯死品控和配送。”林文雄拍着胸脯保证,“绝不让一瓶有问题的糖水流入市场!”

    挂断电话,陈秉文脸上并未露出太多轻松。

    新加坡市场的火爆和新马印三国需求的井喷,像一股汹涌的浪潮,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能压力。

    二十万瓶订单,半个月交付,观塘厂咬咬牙还能应付。

    但林文雄电话里那近乎狂热的语气,马来西亚、印尼试销点传来的爆炸性反馈,都清晰地传递着一个信号:东南亚市场的潜力远超预期,这二十万瓶很可能只是开始!

    他踱步到窗前,目光落在观塘厂区里轰鸣运转的生产线。

    现有的产能,就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橡皮筋,随时可能绷断。

    新增加一条生产线固然是根本解决之道,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港岛紧急扩产,场地、设备、工人.每一项都需要时间。

    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在新加坡设立分厂!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冲动。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门户,政治稳定,法制健全,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优越。

    更重要的是,靠近市场,能极大缩短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响应速度。

    未来辐射马来西亚、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都更为便捷。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拨通凌佩仪的号码。

    “凌总监,请来我办公室一趟。”

    片刻后,凌佩仪敲门进来:“陈生,您找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xiangjiang0congtangshuipudaoshiyediguo/read/97/23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