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一下,决定稍微点破一些:“地产有周期,有涨就有跌。
现在价格高,不代表永远高。
做这种大型项目,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况。”
张建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话说到了他的痛处。
集团内部也对目前地产过热表示担忧,但像陈秉文说得这么直接的,还是第一个。
“第三步,弥补开发经验短板,借力打力。
地产开发,尤其是大型新市镇,华润的经验可能不如一些本地老牌英资或华资房企。
是否可以考虑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合作伙伴?
例如,与会德丰这样在港府工务局有良好记录和关系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华润控股,他们出技术和管理团队,快速补齐短板。
同时,立刻与港府工务局洽谈,争取将规划中的市政工程以总承包形式签下来,据说港府对这类项目承诺有15%的利润保证,这既能保证收益,又能锻炼队伍。”
“第四,加快销售回款,形成资金闭环。
示范区的住宅,无论是居屋还是小型商品房,一旦条件具备,立刻启动预售。
用市民的预付款来支撑后续开发,减轻自有资金压力。”
陈秉文一口气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后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陈秉文提出的四点建议,特别是“借力打力”和“加快回款”,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里。
华润确实缺乏大型地产开发的经验,与有经验的本地企业合作,同时利用港府工程锻炼队伍,是个非常务实的选择。
张建华看向几位副手,交换了眼神,然后转向陈秉文,郑重道:“陈生,你的策略,我觉得非常切合我们现在的实际困难。
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请教。”
“张总请讲。”
“你刚才提到,要尽快启动,甚至要抢时间。
除了资金和经验的考虑,是不是还有别的担忧?”
说完,张建华目光直视陈秉文,想从陈秉文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陈秉文不露声色的在心里暗赞了一声。
能当上华润的总经理,张建华果然不简单。
他略一沉吟,决定把话再点透一层。
陈秉文压低了点声音,让在座的人都不得不集中精神听,“我确实有些担忧。
这个担忧,不在于华润的实力,而在于.时机和态势。”
他环视一圈,缓缓说道:“港府批出这么大面积的土地,是希望看到新市镇尽快成型,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
如果开发方显得力不从心,进度严重滞后,为了整体规划不被无限期拖延,港府会采取什么措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