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盲测(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陈秉文听完他们的顾虑,神色不变:“我知道会有阵痛。

    但你们想过没有,维持现状的代价更大?”

    他指着报表上的数据:“这587个SKU中,有超过400个是年销售额不足50万港币的产品。

    它们不仅不赚钱,还在不断消耗我们的管理资源和仓储成本。”

    “我们要算大账,而不是小账。

    保留这些产品,看似保住了部分销售额,但实际上是在拖累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

    把这些资源释放出来,集中投入到有潜力的核心产品上,产生的效益会远远超过损失的那点销售额。”

    “至于老顾客的问题,”陈秉文转向凌佩仪,“可以采取过渡方案。

    对确实有固定客群的产品,可以先保留最小库存,采用预售或者定期供应的模式。

    同时加强客户沟通,引导他们转向我们的核心产品。”

    他又看向徐世文:“渠道空缺不是问题。空出来的货架,正好可以引入我们的新品,比如即将推出的茶饮料系列。

    我们要用更高毛利、更高周转的产品来填补空缺。”

    周志远此时插话问道:“陈生,你刚才提到要拓展家庭桶装水市场和研发茶饮料。具体优先级如何?”

    “桶装水优先。”陈秉文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基于我们现有优势的自然延伸。

    屈臣氏蒸馏水已经有很好的品牌认知度,拓展家庭和办公市场的桶装水业务,投入小、见效快。

    电解质水则需要更多研发时间,可以用作新产品储备。”

    说到这里,他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这个决定很艰难。

    但屈臣氏要重生,就必须经历这个阵痛期。”

    “明白。”凌佩仪应道。

    “另外,”陈秉文补充道,“优化后释放出来的生产线和资金,要立刻投入到新品研发和核心产品扩容上。”

    讨论完屈臣氏内部的优化,陈秉文将话题引向了王老吉。

    “徐经理,说说王老吉的情况。”

    徐世文继续汇报:“根据我们了解,港岛这支‘王老吉’是王泽邦的曾孙王豫康在1880年代来港创立,最早开在文武庙直街。

    鼎盛时期在全港有六间分店,中环、铜锣湾、旺角都有铺位。

    但经历抗战、六十年代租金暴涨和七十年代经营不善,现在只剩下鸭巴甸街这一间老铺了。”

    陈秉文点点头,唏嘘道:“一个百年品牌落到如此境地,可惜了。

    现在谁在具体经营?”

    “主要是王豫康的孙女王健仪在打理。”徐世文回答,“她哥哥王建全偶尔来帮忙,但心思似乎不在这上面。

    听说他们父亲在美国经营饼店,一直想让兄妹俩去帮忙。”

    陈秉文沉思片刻,对凌佩仪说:“凌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ongshengxiangjiang0congtangshuipudaoshiyediguo/read/97/23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