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处理,尝试用分立元件搭建一个模拟延迟线,配合锁相环电路,先把这个色同步和倒相的逻辑验证通……
接着,他又转向显像管的问题:
“至于荫罩管的生产工艺,这确实是我们目前的短板,但并非无法解决。”
“我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降低初期目标,不追求立刻达到国外最高水平,可以先尝试制造14英寸甚至更小尺寸的显像管,积累经验。”
“第二,抓关键工艺。电子枪的对位精度,关键在于模具和装配夹具的精密加工。”
“这方面可以请轻武器研究室的老师傅们支援,他们对精密加工有独到心得。荧光粉的涂覆,可以先采用相对简单的沉降法,虽然效率低些,但更适合我们起步。”
林默的讲解,让钱学明、陈新等人茅塞顿开。
“明白了,所长!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钱学明兴奋地说道,立刻招呼组员重新围到黑板前,按照林默指引的方向开始新的推演。
离开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林默正准备去光电技术那边看看微光夜视仪的进展,却见秦老脚步匆匆地迎面走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红光,手里还拿着一份电报。
“林默!林默!好消息!”秦老高兴道
“秦老,别急,慢慢说,什么好消息?”林默心中已有所猜测,迎上前去。
“81式!是我们的81式!”秦怀民将手中的电报塞给林默:
“刚刚收到的消息!总后和轻武器定型委员会联合发来的电报!81式自动步枪在国家靶场完成全部设计定型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全面优于设计预期!”
林默快速浏览着电报,上面罗列着一项项令人振奋的数据:
精度远超现役的56冲和63式;可靠性在多种恶劣环境下测试,故障率极低;空仓挂机功能被评审专家一致誉为“贴心设计”;人机工程优良,深受试枪官兵好评……”
“结论是:性能卓越,建议尽快纳入装备序列,替换部分老式枪械!
“好!”林默笑着点点头。
“上面已经初步确定,将其命名为1979年式7.62毫米自动步枪,简称79式自动步枪!首批试装备订单很快就会下来!”
“您和大家辛苦了!”林默由衷地说道。
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在研究院内传开,引来一片欢呼,林默与秦老简单交流了下一步小批量试生产和工艺固化的事情后,便走向了位于研究院相对安静角落的一个新挂牌的办公室——“天眼”项目组。
这里的气氛,与81式成功的喜悦截然不同,显得有些沉闷和迷茫。
项目组暂时由光电研究室的李卫国和孙伟良牵头,加上几名从机械和电子专业抽调来的年轻人员。
办公桌上、地上,摆满了各种轻木、桐木片、细钢丝、小型直流电机以及拆得七零八落的航模零件。
墙上贴着一些手绘的、极其简陋的飞机三视图和气动外形草图。
看到林默进来,李卫国等人连忙起身,脸上都带着一丝挫败感。
“所长……”
“林所,您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