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那适当的帮助华人群体脱贫,还是值得的,也会有增加他的名气等等好处;
深海市的另外一边,林局长与沈局长回到市里后,立刻上报了此事;
市委领导对此事自然非常重视,小学投资的事情直接全票通过,大学这边的事情,诸多领导也是非常欢迎的,但这件事,还是需要上报中央,毕竟,一所顶级的大学,在地位上,很多时候是不受市政府领导的,市政府只不过能够受到学校带来的间接好处罢了。
未来即使在深海市建一所顶级大学,那也会是中央教育部那边直接领导的。
杨文东这边,参加完长兴实业的奠基后,就在深海没什么其他事了,港灯那边的投资,属于重工业,需要认真调查选择位置,基建方面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目前还早着呢;
长兴实业这边,先买下了地皮,建一个中型工厂,然后再慢慢扩大。
待得到深海市市委同意他的要求后,杨文东便直接乘坐飞机,前往燕京市;
已经有小半年时间没去燕京市了,他在内地的一些项目,也有所进展,那后续,他还有不少事情,需要与内地高层再协商;
11月18日,杨文东来到了燕京,刚下飞机,一阵寒意袭来;
同行的深海市教育局长沈局长道:“杨生,这燕京天气跟我们那边可是不一样的,最近有寒流来了,气温可是降低不少了,您可要注意啊。”
“哈哈,我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冷。”杨文东也道;
八十年代的冬天,比几十年后冷多了,这一点,一些长江区域的80\/90后应该记得,自己小时候的冬天,河里都是结冰很厚的,人甚至可以在上面走路,但到了几十年后,偶尔也就一些浮冰罢了。
当然,夏天也要热了很多,小时候的夏天,是没几十年后那么热的;
全球变暖,似乎也是真的,不过杨文东也不好判断,他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感觉,且一个区域的温度变化不能代表全球。
下了飞机之后,内地这边就派来了多名领导前来接机,随即所有人,一起乘车前往燕京市内;
这一次,杨文东居住的国宾馆,因为这里开始对外营业了,一个晚上2888人民币,对于内地人来说,这是天价,甚至对于一般欧美人来说,也是住不起的,不过对于杨文东就是小意思了;
国宾馆的环境,还是可以的,跟国外五星级酒店差不多,本身以前也是为了接待国外贵客的。
当天晚上,杨文东也在燕京市的几个景区游玩了一番,80年代,燕京还没有大规模开发旅游行业,但正因为这样,很多古建筑、景色反而都被保留了下来,也算是开了一番眼了。
第二天上午,杨文东便应约来到了教育部,会面了部里的领导;
“杨先生,贵方真的决定了,在深海市建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姓秦的局长询问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已经确定了,我也已经与深海市当地政府协商好了,在中央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秦局长道:“那倒不是,只是深海市虽然是特区,但人口太少了,也才刚刚发展,您所要打造的学校,规模可是非常大的,我们还是觉得放在燕京或者上沪,会更好一点,对当地的经济帮助更大。”
杨文东摇摇头道:“我不认为是这样,既然深海市已经是特区了,作为吸引海外资本的所在地,当地缺乏高端教育,也会成为吸引外资的一个薄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