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传统企业、富豪崛起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因为所有事情都得一步一步的来,哪怕有银行资助或者投资者参与,他们也只会看到现在的进展,所以支持也是有限的唯独互联网企业,赌的是未来,所以投资者敢下重注,加上互联网用户扩张也是指数级的,因此几年就能获得百亿乃至千亿估值,这在传统企业是不可能出现的。
也就杨文东是穿越者,掌握了前世很多爆款产品,外加知道未来的一些事情,所以敢放大金融杠杆投入,这才造就了7年时间创造出产值数亿的大型集团,堪比怡和太古。
但这点财富,对于几亿人口的内地来说,就是杯水车薪了,而且就是想扩大合作也行不通,因为国内还是农业国,在工业生产这一块,还是太弱了。
霍营东接着说道:“如果香港的地产市场能够恢复,经济也再恢复一些,那对内地的帮助才大,只是我也不确定香港的地产市场什么时候才能恢复;
杨生,对于经济,你也很擅长,所以我也就是想问一下你的看法。”
对于香港的很多富豪来说,杨文东的崛起,表面上来看依靠工业起家,这也没错,但他能够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眼光方面也是非常强的,几乎抓住了每一个特殊机会与行业,而且胆子也大,投入的非常激进,但最后也都成功了。
杨文东思考片刻后说道:“一般来说,地产危机都是一两年时间,等房价跌的一半左右,市场能够逐步承受,就差不多了;
而且也要看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工业、旅游、贸易、金融等等,这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问题,没办法预测的。”
没几个人敢说自己能够预测危机或者说预测什么时候开始复苏,经济问题就算前世的超算也算不出来。
“现在房价已经跌了快一半了,或许也快经济复苏了。”霍营东跟着说道。
“或许吧。”杨文东也没有多说。
其实今年的地产跌幅的确很高了,年初到年底,很多地方房价是真的腰斩,外加工业、贸易等经济因素的成长,到了明年,也就差不多了,原先历史上,1966年的香港房价还有一段时间处于恢复期,价格缓慢上涨。
只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出现了更恐怖的暴跌那就不是正常经济能够预测到的了。
实际上,很多60年代的华资财团,在明年看到房产逐步复苏后,就进场抄底,然后就再也没然后了,这也是为什么,前世80年代的诸多地产家族,真正崛起都是68年之后,因为再之前的,死伤惨重!
霍营东问道:“杨生,你在新加坡的投资,也涉及当地的货柜码头,你也看好这个领域?”
“当然。”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我本身也是做航运的,集装箱的出现,能够大幅度降低海运成本,这必然是未来的趋势;
去年港府内部也提出了货柜改革计划,只是今年碰到了经济危机,不得不停下来了。”
“我也看好。”霍营东又说道:“但我想说的是杨生是不是也想参与码头运营行业?”
杨文东思考片刻后,回道:“有这个想法,只是你也知道,码头一般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产业,特别是这刚刚出现的货柜码头;就算不是国企,那一般也是国内财团控制,我这次在新加坡的货柜码头投资,占比并不多,只是经济投资罢了。”
这个时代的基建远比不过几十年后,除了欧美之外,大部分国家的码头是非常少的,那这种核心资产也基本上不会给别人运营,即使给也是欧美资本,所以他想发展海外的码头,很难。
前世的和黄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