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要是铺开,南疆这寸土寸金的水,能浇出双倍的粮!”
台下不少老兵交头接耳起来,刘工程师眼疾手快拍了拍桌子:“我知道大伙儿要问,这技术难不难?咱兵团战士能学会不?我跟大伙儿讲,去年在石河子推广时,识字班的女战士们硬是用竹签子在戈壁滩上扎出上万个滴水孔!咱兵团人,只要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水利部部长听了拊掌大笑:“好!这就是咱兵团的作风!现在我宣布,水利部无偿提供设备和技术手册,各师以及兵团直属工程单位选派精干力量参加培训班!我们要让塔里木盆地开满节水灌溉的‘科技花’!”
会场上空突然传来雄壮的军乐声,抬头望去,一面面绣着“水利英雄”字样的锦旗在战士们的托举下缓缓入场。林师长眼眶微微泛红:“这每一面锦旗,都沾着战士们的血汗!现在进行下一项议程——对塔河总干渠工程通水仪式进行现场观摩!”
话音刚落,会场西侧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八名战士扛着漆成朱红色的木制闸门模型,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主席台。“全体注意!“郑指导员举起信号旗,“向通水仪式现场——前进!“
数千人的队伍如潮水般向干渠枢纽移动。张志成走在队伍最前列,汗水顺着他的安全帽带往下淌。转过最后一个沙丘时,他忽然停住脚步——十米高的闸门巍然矗立,闸门上方“锁住黄龙润边疆“的鲜红标语刺痛了他的眼睛。
“司令员,您看这一段,土层,比刚开工时湿润多了。”兵团司令员俯身细看,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摩挲着草方格,不住点头,“这办法好!既解决了流沙地段的难题,又兼顾了生态,咱们兵团战士就是有办法!当年进疆的时候,我带着战士们用坎土曼挖地窝子,现在你们用草方格治流沙,都是了不起的创举!”
“有了这渠水,以后这戈壁滩上,说不定能长出成片的绿洲。”水利部部长也饶有兴致地询问:“这草方格的使用寿命大概多久?后续维护方便吗?”
“部长,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观察,只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芦苇,草方格能稳定发挥作用。”张志成自信满满地回答,“而且维护工作并不复杂,连队战士们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手上全是被芦苇划破的口子,现在闭着眼都能扎出规整的方格。”
“只要渠水能通,一切都值了。”说话间,众人已来到通水闸口。
闸口处,巨大的钢制闸门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泽,两侧的红旗迎风烈烈作响,在黄沙的映衬下格外鲜艳。闸门旁的标语“人定胜天,誓让荒原变绿洲”被风沙侵蚀得有些模糊,却依然遒劲有力。林师长站在闸口旁的平台上,军装上的尘土与汗水交织。
“现在,进行塔河干渠通水仪式!请张志成同志开启闸口!”林师长的声音穿透风沙,铿锵有力。
张志成大步走到操作台前,双手握住启动杆,掌心微微出汗。他深吸一口气,眼前浮现出无数个日夜奋战的场景……战士们顶着烈日搬运石块,维吾尔族老乡送来馕饼,以林悦为首的女同志们在工地上为大家解暑包扎……随后用力拉下启动杆。
随着一阵低沉的轰鸣声,闸门缓缓升起,塔河水如一条挣脱束缚的巨龙,汹涌奔腾着涌入干渠。刹那间,水花四溅,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万道金光,水珠飞溅在众人脸上,带来丝丝凉意。
“通水啦!通水啦!”台下的战士和各族群众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维吾尔族老乡们激动地跳起了麦西来甫,手鼓和热瓦普的声音响彻云霄,战士们也纷纷挥舞着手中的红旗,有的摘下军帽抛向空中,有的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水利部部长感慨万千,声音有些颤抖,“塔河干渠的通水,是边疆军民团结奋斗的伟大胜利,它将彻底改写南疆的农业和生态格局!当年苏联专家说这里建不成大型水利工程,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打破了这个预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