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顺利召开 (2/8)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粮!

    最后,我宣布:塔河干渠工程现场会——正式开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水利部部长讲话!

    部长起身,对大家点头致意,随后走到扩音器后,开口说道:

    同志们、战友们、各族父老乡亲们:

    站在这塔河之畔,望着这条即将润泽南疆大地的生命之渠,我的心情与同志们一样澎湃。站在这里,便想起了二十年前在绥远河套治水的日子。那时我们用十字镐和铁锨劈开冻土,用柳条筐运送砂石,硬是在黄河边上造出了百万亩良田。今天,看到你们用同样的精神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创造奇迹,我更加坚信:有边疆军民的钢铁意志,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改天换地的步伐!

    塔河工程的历史功勋塔河干渠不是普通的水利工程,它是新中国屯垦戍边战略的“主动脉”。三年来,同志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破冰施工,在五十度的酷暑下挥汗如雨,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这条“沙漠长城”。我在水利部看过工程图纸,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让我想起当年治理黄河时,我们在三门峡工地喊出的口号:“锁住黄龙兴水利,誓把山河重安排!”

    更让我感动的是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当地维吾尔族老乡送来的馕饼还带着体温,大家还前往附近的村落,帮着乡亲们修蓄水池,看病!这种水乳交融的情谊,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水利建设的科学方向同志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边疆稳定的基石。塔河干渠不仅要通水,更要成为“科学治水”的典范。我带来了两件“法宝”:

    第一件法宝是工程质量。我在黄河治水时,要求“每块石头都要经得起洪水考验”。今天我要强调,塔河干渠的每一寸混凝土都要达到“军工标准”!去年我在三门峡工地检查时,发现一处混凝土标号不达标,当场要求返工。同志们,我们修的不是普通水渠,而是“政治工程”“民心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件法宝是生态保护。塔河下游的胡杨林是“沙漠卫士”,我们在设计时特意保留了 12处生态补水口。水利建设既要“改天换地”,也要“天人合一”,这才是主席教导我们的“全面发展”!

    边疆治水的政治担当同志们,昨夜的敌特破坏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我在绥远抗战时,曾与日本特务机关斗智斗勇。解放后在水利部,又与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较量。事实证明,敌人越是疯狂,越说明我们的事业伟大!

    在这里,我代表水利部宣布两项决定:第一,组建“塔河水利联防队”。由水利专家、解放军战士、各族民兵组成,既是施工队,也是战斗队,让敌人无处藏身!第二,设立“边疆水利红旗奖”。每年表彰 5个先进集体、10名模范个人,让英雄的名字刻在塔河大堤上!

    面向未来的治水蓝图同志们,塔河干渠只是第一步。根据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水利部正在制定《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十年规划》。三年内建成 10座山区水库,彻底解决春旱秋涝问题。五年内实现全疆 500万亩耕地高效节水,让“大水漫灌”成为历史。十年内建成“南疆水网”,把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的水引到最缺水的地方!

    1952年我陪同主席视察黄河时,他老人家说:“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今天,我们同样要把塔里木河的事情办好!让我们沿着主席指引的方向,继续向沙漠进军,向荒原要粮,让南疆大地永远成为“塞外江南”!

    林师长缓缓走到主席台中央,他身后的塔河干渠护坡在骄阳下泛着青灰色光泽,台下数千名指战员和各族群众整齐端坐,远处的胡杨林在热浪中摇曳。

    “同志们!“林师长突然提高音量,声如洪钟,“刚才司令员和部长的讲话,字字千钧!“他转身指向干渠护坡,“大家看这护坡——每一块石头都经过三遍敲击检验!

    林师长抬手示意安静,展开手中的图纸,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河锁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changhesuolang/read/97/5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