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一 ↓

“将军,登山,可真他娘的累,我平时在平地上跑,也很少累成这个样子。”黄二伸出左手,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刘茫也气喘吁吁的,缓缓地说道:“这里可是东岳,泰山十八盘你没有听说过吗?”

黄二摇了摇头。

刘茫笑了笑,便缓缓地说道:“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

他说到这里,突然就停住了,不再继续说下去了,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自己一路攀登上来的道路,都是石块沙砾,根本没有任何石阶。

他缓缓起想起,这泰山十八盘似乎是明朝修建的,可现在离明朝还相隔一千多年呢。

黄二和其他士兵听了,都眨巴眨巴眼睛,直直地望着刘茫,准备静静地聆听着关于十八盘的事情,可谁想到刘茫竟然会突然中断。

于是,黄二便急忙问道:“将军,你怎么不说了?”

刘茫嘿嘿笑了一声,随口说道:“没啥好说的,不能同日而语。我当年也没有怎么攀爬过,都是坐着索道上来的。”

“将军,啥叫索道?”一个士兵好奇的问道。

刘茫解释道:“这索道吗……索道就是一个可以乘坐的工具,可以从山脚下一直做到山顶上,高高地悬挂在半空中,沿途可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黄二那一只独眼眨了眨,然后扭过头,望着天空,似乎在幻想着索道的样子。

“将军,那你说的,岂不是会飞的马?”一个士兵叫道。

刘茫不禁觉得好笑,一千多年后的东西,如果全部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恐怕这些人都会觉得很神奇。

他略微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大概就是那个样子吧。”

他说话这句话,便站起了身子,留给了黄二等人无尽的遐想。

刘茫走到了一块石碑前,见那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那三个大字他自然认得,便是矗立在泰山之巅的玉皇顶。

他浏览了一眼那块石碑,然后走到悬崖边举目四望,云海茫茫,浩瀚无际,他顿时感到心胸豁然开朗。

此时的泰山依然披着萧索的冬装,疏虬的枯枝、苍翠的青松、枯黄的灌木、裸露的岩石构成了一幅苍朗的山景。

残雪被封干了,或斑斑驳驳地铺撒在山坡上,或如银瀑倒挂在跌宕的涧溪中。

岩石毫不掩饰地坦裸着奇丽,整座山像是由大大小小的乱石堆成,或突兀涌出于山坡峰腰,或壁立千仞如斧劈刀割。

刘茫曾经到过不少名山,有的清幽,有的险峻,却从没见过如此雄浑苍朗的山色。

或许是因为千年前与千年后的不同,他此时看到的泰山,是一种至刚至阳的美,是一个敞开了的胸怀,是一股激荡于天地间让人难以消受的气势。

面对这样的景色,他不禁想到了一些古人发出的感慨,如司马迁的或重于泰山,如李斯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泰山也坦坦荡荡地接受着历史给予的殊荣,并把它凝聚成代表中华民族气节、品格的泰山精神。

于是,他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山景和历史汇聚成茫茫苍苍的云海,层层叠叠地向他涌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油然升起于胸腹间。

这里曾经是帝王封禅的地方,飘荡的当然是高贵之极的帝王之气。

秦始皇在天下一统之后的第三年,在泰山上举行了封禅大典,并且刻下了一块高三丈的石碑立于巅峰,而这块石头,正矗立在刘茫的身边。

后来,汉武帝也来了,而且还不止一次的来,都在泰山之上举行了封禅大典,这也使泰山拥有了极其浓厚的帝王气息。

当然,历史的年轮并没有止步。

在秦始皇和汉武帝之后,汉光武帝、唐高宗、唐明皇、宋真宗、康熙、乾隆,一个个步履矫健,春风得意。泰山绝顶雄风激荡,洪钟大吕响彻天穹。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茫发出了一声高亢的声音,声音随风摆动,飘荡在了空气之中。

他这一声发喊是发自内心,他所想到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他初开始选择泰山只是为了躲避胡虏骑兵的侵扰。

此时此景,当他又一次站在泰山之巅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种希望,一种未来,一种在他内心逐渐崛起的强烈的民族意识。

啊!

刘茫控制不住心情的激动,大声地喊了出来。

他看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云海,他觉得,他的希望就在这里,在这个到处透着帝王之气的大山之中。

转过身,刘茫看到黄二等人都站了起来,在向四周眺望着,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显示出了对泰山的喜悦。

刘茫走到了黄二的身边,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王之乱:我来统一这个乱世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awangzhiluan0wolaitongyizhegeluanshi/read/79/17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