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对手,是隔壁小学有名的“围棋小天才”,据说曾在正规道场学过三年棋,棋风凌厉。中盘阶段,对手发动猛攻,林小圈的一条大龙被死死困住,形势岌岌可危,棋局仿佛已经失去了悬念。连在场边巡场的裁判都微微摇头,准备记录下最终的胜负。空气仿佛凝固了,观众席上传来细微的叹息声。
就在这时,林小圈一直紧抿的嘴唇微微松开,他深吸一口气,拈起一枚黑子,手指稳定得不像个孩子。他没有选择常见的妥协或寻求苟活,而是落在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位置——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甚至有些违背棋理的角落!
“鬼手!”观众席上有懂棋的家长忍不住低呼一声。
一子落定,如同在平静的死水中投下了一颗巨石!原本僵死的棋局仿佛被这一子注入了灵魂,瞬间盘活!这步棋巧妙地利用了对手棋形的隐患,以其为支点,竟然生生造出了一个劫争,原本陷入绝境的大龙看到了一线生机!对手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棋盘,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最终,凭借这记神来之笔和后续精准的劫争计算,林小圈实现了惊天逆转。
“业余四段?”颁奖仪式后,闻讯赶来的林大强拿着那张沉甸甸的、崭新的证书,手有些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他看看证书,又看看面前个子已经窜高不少、眼神却重新变得明亮的儿子,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你……你真的是自学的?没人教?”
林小圈点了点头,脸上没有过多的喜悦,反而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他的目光越过父亲,望向体育馆窗外湛蓝高远的天空,轻声而坚定地说:“嗯。我还要继续考五段。”
这一次,看着这张含金量截然不同的证书,回想起刚才其他家长投来的惊叹和羡慕的目光,林大强嘴唇动了动,那句到了嘴边的“会不会耽误学习”,最终没有说出口。没有人再说什么“耽误学习”。
当晚,林家大宅。
晚餐后的气氛本该是松弛的,却因为茶几上那张摊开的证书,而显得有些异样。林大年戴着老花镜,拿起证书仔细端详了片刻,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又将证书放回原处。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开口,话语像冰冷的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围棋能当饭吃?咱们家可是书香门第,考重点大学才是正路。弄这些虚名,有什么用?”
正在收拾碗筷的于如烟立刻跟着附和,语气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务实”:“就是,你爷爷说得对。圈圈啊,你看你叔叔,当年一心只读圣贤书,考上重点大学,现在在大公司多出息?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前途。”
林小强注意到,坐在沙发角落的林小圈,原本因为胜利和父亲的些许认可而微微放松的手指,不易察觉地收紧了,指节有些发白。那双刚刚在赛场上熠熠生辉、充满了自信和锐气的眼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地暗淡下去,仿佛又被拉回了那个压抑的、只认分数和“正经前途”的现实牢笼。
就在这时,林小强放下了手中的水杯,清脆的碰撞声在略显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林大年,声音虽然还带着孩童的稚嫩,但语气却异常坚定,像一把试图撬开顽石的小凿子:
“爷爷,”他开口,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您知道,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没有任何老师专门指导,全凭自己看书、看视频,要自学考到业余4段,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拥有多强的毅力和专注力吗?”
他顿了顿,不给林大年反驳的机会,继续说道:“这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耐得住寂寞、持续钻研的坚持,这种在困境中不肯放弃、最终找到出路的能力,难道不比任何一张满分的试卷更珍贵吗?这些品质,无论他以后做什么,都会让他受益终身的。”
林大年显然完全没料到这个平时看起来乖巧安静的小客人会如此直接地反驳自己,一时愣住了,张着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林小强不再看他,转而望向身旁的林小圈,声音放柔了些,却带着一种鼓舞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