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挟裹着夏末最后的溽热和初秋隐约的爽朗,如期而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崭新的、混合着书本油墨、崭新校服布料和未知挑战的气息。对于林小圈而言,这个开学季,与过往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它不仅仅意味着年级的递增,更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那条自己选择的、通往钢铁森林的征途。
一、 崭新的起点:跨越那道象征性的门禁
开学第一天,天空是那种被秋雨洗刷过的、澄澈的蔚蓝。林小圈换上了钢铁中学特有的、肩线处带有一道科技蓝色镶边的白色校服,背上塞满了新书和笔记本电脑的双肩包,感觉肩膀沉甸甸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心理上的。
“东西都带齐了吗?水杯、纸巾、入门证……”顾无双像往常一样细致地叮嘱,但眼神中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期许。连林大强也特意比平时早起了片刻,在林小圈出门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一句:“开始了。”
“嗯!”林小圈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拉开门走了出去。
步行十分钟,那座在他梦中出现过无数次、也曾在夕阳下凝望过无数次的钢铁中学主教学楼,此刻就巍然矗立在他眼前。银灰色与玻璃幕墙构成的现代建筑群,在晨光下闪烁着理性的冷辉。校门口不再是他之前可以随意张望的栅栏,而是一道需要刷卡进入的智能门禁系统。
“嘀——”一声清脆的响声,林小圈将自己的校园卡贴在感应区,闸机应声而开。他迈步跨入,脚步沉稳,心中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这一步,仿佛跨越了一个时代,从一个被保护、被引导的小学生,正式成为了一名需要自我驱动、直面竞争的钢铁中学学子。
校园内部比他想象的更为开阔和现代化。指示牌清晰明了,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们步履匆匆,脸上大多带着一种专注和些许匆忙的神情。空气中似乎都漂浮着一种无形的、高效运转的频率。林小圈按照提前查看过的校园平面图,很快找到了自己所在的初一(三)班——信息学特色班的教室。
二、 初识“同类”:在精英中重新定位自我
教室的门敞开着,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同学。林小圈走进去,瞬间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不同于小学教室的喧闹和稚气,这里虽然也有交谈声,但音量普遍较低,话题也迥异——
“……你昨晚优化那个排序算法了吗?我感觉时间复杂度还能再降。”
“看了,这次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的考纲好像有微调……”
“我用Python写了个爬虫,抓取了我们小区最近的房价数据,做了个简单的趋势分析……”
“等等,你这个逻辑有问题,如果输入异常值,这里会直接崩溃……”
林小圈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这些对话,对他来说,比任何流行歌曲或游戏攻略都更具吸引力。他找到贴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坐下,悄悄环顾四周。同学们看起来都普普通通,但眼神里大多闪烁着一种相似的、对逻辑和代码的热爱,以及一种内敛的自信。
他的同桌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微卷的男生,正埋头在一本厚厚的《算法导论》里,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仿佛在模拟某种键盘输入。
“你好,我叫林小圈。”林小圈主动打招呼。
同桌男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地扫了林小圈一眼,点了点头:“周博瀚。”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听说你是编程大赛冠军特招进来的?”
林小圈心里一紧,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嗯,是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