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心态?”这些问题超越了课本知识,直指思维深度和学科热情。林小圈在回答时,完全沉浸在了他所热爱的领域里,眼神专注,语气坚定,甚至在某些问题上与面试官进行了短暂的探讨。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与之匹配的潜力,几乎无法伪装。离开面试教室时,他看到那位总教练对他露出了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带着赞许的微笑。
南附中学的面试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严谨、规范,甚至带着一丝不苟的学术气息。面试在一个布置得像小型会议室的房间里进行,三位面试官表情严肃,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学习习惯和未来规划上。
“林小圈同学,你的数学和英语成绩非常优秀,但语文成绩相对是短板,你计划如何在初中阶段弥补这一差距?”
“请阐述一下你对‘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理解。”
“如果进入南附,你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别是什么?”
这些问题标准、传统,却切中要害。林小圈回答得中规中矩,他强调了会加强阅读和练笔来提升语文,认同勤奋的重要性,目标设定为“打好基础,争取考上重点高中”。他的回答稳妥,符合南附对“好学生”的期待,但少了在钢铁中学面试时那种迸发的激情和独特的光彩。整个过程,他更像是在完成一套规定动作,标准,却缺乏即兴的华彩。
等待结果的日子是煎熬的。林小圈表面如常,每天上学、放学、写作业、偶尔逗逗妹妹,但内心的忐忑只有他自己知道。顾无双将一切看在眼里,只是默默地在生活上给予更细致的照顾,绝口不提择校,营造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而林大强,则延续着之前的沉默,仿佛这件事与他无关,但顾无双偶尔能捕捉到他浏览教育论坛时凝重的表情,以及听到电话铃响时瞬间的紧张。
终于,在两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两封承载着不同未来的信件几乎同时抵达。
钢铁中学的录取通知:诚挚邀请林小圈同学加入我校“信息学特色班”。
南附中学的录取通知:热烈祝贺林小圈同学被我校“初一年级重点班”录取。
喜悦如同爆炸的烟花,瞬间照亮了林小圈的小脸,他拿着两封信,在客厅里兴奋地转了好几个圈!但很快,烟花散去,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沉重的选择题,赤裸裸地摆在了面前。
二、 家庭会议:三代人的观念角力
这是一个周末的傍晚,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气氛不像庆祝,反而有种无形的凝重。两封录取通知并排放在茶几上,像两道开启不同世界的大门。
“太好了圈圈!两个都是好学校!”顾无双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欣慰和鼓励,“这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爸爸妈妈为你骄傲。”她刻意将选择权前置,目光温和地看向儿子,“现在,我们需要好好想想,哪一个更适合你。”
林小圈脸上的兴奋劲儿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纠结。他看看左边的信,又看看右边的信,小手无意识地绞在一起。“钢铁中学……编程很厉害,我特别喜欢他们的信息学班。但是……南附中学升学率好像更高,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最多……”他喃喃自语,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这个抉择太过重大,一边是炽热的兴趣和天赋所在,一边是更被社会认可、看似更“稳妥”的前途。
一直沉默的林大强,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只是端起茶杯,深深地喝了一口,目光复杂地落在两封信上。
就在这时,家里的座机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林大强起身去接,话筒里传来了林大年中气十足、带着不容置疑权威的声音。
“大强啊,圈圈学校定下来没有?我听说他考得不错,能去南附和钢铁?”林大年的消息总是如此灵通,仿佛在儿子家安装了无形的监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