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茅奖的铁律 (4/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次得了奖,那下次就不能拿,再到能评奖的时候,距离上一次得奖已经过了六七年,大部分作家这个时候早就过了巅峰期了,根本拿不出能去评奖的作品。

    这还算是幸运的,要是倒霉点儿,巅峰期到了,结果阴差阳错没拿着,过了几年,又到了新的一届,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茅奖,可再想评选,又得再过好几年,再等上一届,这前后消耗十几年的时间,肚子里哪还有那么多东西可写?

    因此,茅奖的这项规定,使得很多作家在自己的创作高峰期内一般只能获奖一次。

    在后世,已经那么多年过去,全中国拿过两次茅奖的作家也只有一位,没错,只有一位。

    嗯,还是刚才提到的那位《沉重的翅膀》的作家——张洁。

    但换句话讲。

    茅奖的作用,是激励更多的作家投入到长篇的创作中来,而不是赋予已经成名的作家更大的名气。

    这座奖的功能性是旨在发掘新的长篇作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同一作家不宜连续获奖,也是对茅奖这份资源的更合理运用。

    总之,这么一条死规矩,有利有弊。

    而如今,时隔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颁布已经过去了足足三年时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筹备,似乎又可以启动了。

    而江弦作为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时隔一届,在第三届又有了再次评选的资格。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

    从1984年到现在的1987年,江弦在长篇创作上陷入了一个停滞。

    以至于现在再回顾,除了发表在国外的《漂流者》和《饥饿游戏》,竟然找不到一部他的长篇作品!

    “上次你的《芙蓉镇》没拿到第一,这是多遗憾的事情,我相信你当时不觉得什么,事后也肯定会觉得遗憾。”冯沐和他讲着。

    在第一届茅奖评选的时候,《芙蓉镇》不论从何角度来看,似乎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获得者。

    可惜因为贺井之一句“字数太少”,让《芙蓉镇》错失了茅奖第一名的桂冠。

    对此江弦也没啥敢抱怨的,贺井之对他都够宽容了,都没说给他送去青海。

    而时隔那么多年,贺井之的影响力早已没了当年那么大。

    “一个作家的创作爆发期能有几年?”

    “你就不想圆了当年的这个遗憾?”

    冯沐面无表情:“再过几年,下几届你还能写出像样的长篇么?”

    “这是未知数。”

    “当下的这个机会,你应该好好把握才是。”

本章完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