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青年导师”江弦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家和社会学家,也给了他的很高的评价。

    可现在读完这篇《无主题变奏》。

    王小波自闭了。

    这就像是他才刚学会用骨刺和碳灰等工具将身边的事物绘制在岩壁上,用来记录狩猎经验,表达宗教信仰或者纪念事件。

    而江弦已经搞起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艺术,不再追求光影、透视、人体结构,不再追求对具体物象进行具体描述,转去将重心放在情感、表达和形式的变革。

    就像是他才刚推行了“胡服骑射”,将战争方式由步战改为骑战。

    一扭头,江弦已经推着一门门的大炮,端着一柄柄的步枪冲了上来。

    他和江弦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王小波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和江弦之间的那种差距。

    我真的能写出比他更好的么?

    王小波自我怀疑着。

    这篇给他的打击和震撼真的太深。

    “看完这了?”刚睡醒的妻子李银河问了一句。

    “嗯。”

    “怎么样?”

    “精彩。”

    王小波点点头,“我甚至觉得,这是江弦写过最好的,也是国内今年发表过最好的一篇。”

    “有那么好?”

    “不是一般的好,太好了,把以前所有的现代派全枪毙了!”

    李银河吓了一跳,她可很少能从王小波嘴里听到他对一个作者有这么高的评价。

    “我看看。”

    李银河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曾经是《曙光X报》的编辑,后来参与创建中科院的马列所,师从费孝通。

    费孝通都知道吧?之前就说过了,白月光是杨绛那位。

    除了这些成就,在文学方面李银河也颇有造诣,虽然没有王小波有名,但她同样是一名作家。

    王小波将这部《花城》递给李银河,马上犯困,想着《无主题变奏》的内容睡觉去了。

    结果一觉醒来,发现李银河仍旧穿着睡衣,坐在椅子上,满脸困顿,面前的桌上摆着那册《花城》。

    李银河看着之中她最喜欢的一段:

    “.

    山那边是什么?

    有一天我问老Q,她作出了一个非常不诗意的回答:

    ‘山那边还是山!’

    也许她说得对,但我不愿相信。山那边仍将让我振奋。虽然这个回答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了

    ‘不过有山就总会有登山的人。’我说。

    ”

    “你看了一整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