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资料和文学地位的不同,文库大小也不一致。
贺井之看的难掩心动,四下搜寻自己的文库位置,看来看去却怎么都没找着。
又瞥见一间小屋,门口一片狼藉,竟然还有几只野狗出入。
贺敬之眉头一跳。
这江弦小儿,该不会.
他过去瞥了一眼,才发现自己想多了,这间破屋子仍旧空着,并不是他的文库。
“文库如今还在建设之中,以后会更加完善。”江弦补充一句。
“.”
贺井之脸色登时一变,惊恐起来。
以后有没有自己的文库,那岂不是这小子说了算了?
这.
他俩一向不睦。
《人民文摘》停刊的事,他也在背后多有出力。
贺井之又瞥了一眼身边几人,发现他们脸上也多了几分沉重。
再看向江弦,贺井之忽然发现这个小子有些棘手起来。
古代有一种官职,虽然地位不高,但连皇帝都不敢轻易得罪,那就是史官。
这会江弦也有些形同于史官的形象。
他们这些文学家,哪个也没办法做到不顾自己的身后名。
而这个决定他们身后名的权力,偏偏落到了江弦的手里。
典礼很快开始,巴金先上台发言。
“今天我能来我心里很高兴,因为今天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开馆的日子,这的确是一件大好事。我们这样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应当有一个这样的文学馆,至少应当有一个。现在成立了,这是很好的事情,虽然规模很小,但是从今以后就会从小到大。”
“.”
“我相信中国现代文学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文学馆的存在和发展就将证明这个事实。我又病又老,可以工作的日子也不多了,但是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愿意为文学馆的发展出力。我想,这个文学馆是整个集体的事业,所以是人人都有份的,也希望大家出力,把这个文学馆办得更好。将来不但办一个,而且还办两个、三个,各地大的省市都有分馆,这样发展,我相信这个前景是会实现的。”
巴金发言结束以后,乔木又上去发言,他代表的是上级领导。
最后轮到江弦。
作为第一任馆长,也作为文学馆最早的筹建人,一共设了三个发言的机会,第三个机会理所应当的给了他。
他坐在座位上,身边是一众大佬,对着麦克风开口道:
“今天到会的各位前辈,各位作家同志们,我参加这次会感到非常兴奋,非常荣幸。”
“这馆能够成立,能够在今天开馆,这毫无疑义地应该首先归功于我们大家所一致尊敬的,中国现代文学老一辈的巨匠巴金同志的倡议和大力的支持。”
“没有他的倡议和实际的支持,文学资料馆的成立是不可能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