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茅盾文学奖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可这会儿听了江弦的这番见解,他们或多或少的感到了羞愧,觉得自己好似夏虫一般,无知且自大。

    王濛、蒋子龙这几名作家也微微的点头,认可了江弦的这番话,与此同时,看向他的目光之中又多了几分欣赏。

    这家伙是真懂文学!

    “好了、好了,我也是好为人师的毛病犯了。”江弦见气氛有些怪异,高情商的自嘲一句。

    如此声势浩大的搞个“寻根派”?

    开什么玩笑!

    江弦向来行事风格是:能狂的时候一定狂,但该苟的时候绝对会苟着。

    李陀刚才说要搞一个“寻根派”,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寻根”对于当下来说本就带着离经叛道的意味,要是真跟李陀说的一样,弄这么一个“寻根派”,文坛免不了会爆发一场笔战,到时候他这个“寻根”口号的提出人不得被架在火上烤?

    哪怕今后,别人把他看作“寻根派”的作家,那也是别人的事,他又没承认过。

    这种风头,还是不出为好。

    座谈会开始以后,在场的作家们谈了很多,还谈到了茅公。

    茅盾同志在临终前寄给中作协的信中提到,为了激励文学创作,愿意将25万元稿费用来创办长篇奖项。

    如今这个事情终于被中作协定了下来。

    奖项名称将以茅盾的名字命名,是新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评选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每3年评选一次(后来改成了4年一届),参评作品需为长篇,作品字数要求在13万以上。

    “茅盾文学奖”形式如同诺奖,更是新中国的第一个长篇文学奖项,更何况获奖以后还有奖金,可以说每个作家此刻都对这项殊荣心驰神往。

    但最终花落谁家呢?

    在座的作家们东张西望着,觉得总是在这些个面孔当中诞生。

    毕竟,可以说当今文坛最优秀的那一撮作家此刻都云集于此了。

    “谌容能拿么?”

    “谌容同志?谌容同志长篇写的好像太少,参选作品要13万字呢。”

    “我觉着张洁有希望。”

    “.”

    作家们低声讨论着。

    不过他们口中的大部分作家,都缺少一部能够参选的长篇。

    情况也确实是这样,这些年中短篇作家在文学界大放异彩,选择长篇赛道的作家反倒是比较寂寂无名。

    “你们怎么不提江弦?”有人开口提醒。

    他这么一说,众人这才回想起来,或许是最近一篇《高山下的花环》为江弦带来了太多的亮光,以至于他们很多人都忘记了。

    在之前的几年里,江弦始终坚持在长篇领域进行创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