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游子心态百孝心(一)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他牵着马,慢慢往回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风里似乎还带着桂花糕的甜香,像是老人在跟他说:“后生,好好活着,就是对我最好的孝敬。”

    他翻身上马,马蹄再次踏过枯草,却比来时更坚定。他知道,游子的路还很长,可无论走多远,他心里的那份孝心,永远都不会变。因为他明白,那些曾经爱过他、帮过他的人,虽然已经离开了,但他们的爱和温暖,会一直留在他心里,支撑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萧琰的指尖还残留着坟头泥土的微凉,夕阳将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土冢上,那几丛狗尾草在暮色中微微晃动,像是老人在无声地挽留。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从马背上取下随身携带的帆布包,缓缓铺开在冢前的空地上。包里装着的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而是他这五年来在异乡收集的零碎物件 —— 一片来自江南水乡的枫叶,一枚从塞北沙丘捡到的鹅卵石,还有一张泛黄的、画着简陋房屋的纸片。

    “老丈,您还记得吗?” 萧琰拿起那张纸片,声音轻柔得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老人,“五年前我离开时,您问我以后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我说想住一间有院子、能种满花草的屋子,您当时还笑着说,等我回来,就帮我在您家旁边的空地搭这样的房子。” 他指尖摩挲着纸片上歪歪扭扭的线条,那是他在江南客栈的油灯下画的,每当夜深人静思念家乡时,他就会拿出来看看,仿佛只要看着这张纸,就能看到老人慈祥的笑容和那间漏风的茅草屋。

    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地上的落叶,打在帆布包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萧琰把纸片小心翼翼地收好,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破旧的竹编小筐 —— 这是他去年在江南的一个集市上偶然买到的,竹筐的样式和当年老人坐在老槐树下编的一模一样。他记得老人的手很巧,总能用不起眼的竹子编出各种各样的物件,不仅能用,还好看。有一次,他看到老人编了一个小竹筐,里面放着刚摘的野果子,就忍不住夸了一句,老人当即就把小竹筐送给了他,说:“后生喜欢就拿着,以后装些零碎东西也方便。” 那个小竹筐他一直带在身边,后来在一次赶路时不小心弄丢了,为此他还难过了好几天。

    “这个竹筐,跟您当年送我的那个很像。” 萧琰把竹筐放在坟头,轻轻整理着筐沿,“我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差不多的,今天带来给您,您要是还喜欢编竹筐,就用这个接着编吧。” 他蹲在坟前,仿佛又看到了老人坐在老槐树下编竹筐的场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老人身上,老人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条之间,偶尔抬起头,对着过往的行人露出温暖的笑容。那时的他,总喜欢坐在老人旁边,看着他编竹筐,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 讲他年轻时如何走南闯北,讲他如何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保住性命,讲他如何独自一人守着这间茅草屋过了大半辈子。

    天色越来越暗,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更添了几分凄凉。萧琰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却发现裤脚沾了一根细小的竹丝 —— 那是从竹筐上掉下来的。他小心翼翼地把竹丝捡起来,放在手心,突然想起老人曾经说过,竹丝虽细,却能编织出坚韧的物件,就像人虽然渺小,却能在艰难的日子里咬牙坚持。他这五年来在异乡的经历,瞬间涌上心头:刚到江南时,他身无分文,只能在码头帮人卸货,每天起早贪黑,累得倒头就睡;后来在一家小饭馆打杂,被老板欺负、被客人刁难,有好几次他都想放弃,回乡下过安稳日子,可一想到老人的嘱托和自己的梦想,他就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老丈,我没让您失望。” 萧琰的声音带着一丝骄傲,又带着一丝哽咽,“我现在在江南的一家布庄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老板很器重我,还给我涨了工钱。我攒了一些钱,本来想今年回来给您盖间新屋,可没想到……” 他话没说完,就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坟前的泥土里。他知道,再多的钱,再高的成就,也换不回老人的生命,也无法弥补自己没能在老人生前尽孝的遗憾。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萧琰警觉地抬起头,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年骑着一匹瘦马,朝着这边赶来。少年看到萧琰,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他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请问您是萧琰大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左眼见飘心中喜六最终章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uoyanjianpiaoxinzhongxiliuzuizhongzhang/read/97/3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