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北王”……“胶西王”,大汉的诸侯王们通过天地大泽汇入了渭水之中,上百只大船堵塞了河道。
他们,是来见证加冕的吗?
船只分流停靠。
诸侯王们的寒暄,热情而又疏远。
时至今日,大汉五代所封诸侯王,有的已经传至六代,除了孝景帝下十国,兄弟侄儿,还能说上几句话,再往上孝文帝、高皇帝、太上皇,连话都不知道从哪说起。
事实证明,哪怕是王者,也有见面的尴尬。
不过,并没有持续多久,张汤便携两朝朝臣上前称臣拜谒,宗正卿的刘辟强随后接过事宜,请诸侯王们登车,前往长安城中的“国邸”。
在长安城中,有片特定区域,按照诸侯王的封国命名,如楚国的“楚邸”、赵国的“赵邸”等,用于接待前来朝见皇帝的诸侯王及其随从。
这些国邸为诸侯王在京休息、理事、见客之所,同时也便于朝廷对诸侯王的管理和控制。
不少粗心的诸侯王想也没想,就登上了朝廷准备的车架,也有细心的诸侯王,注意到了车架的不同寻常。
六马牵曳的金根车一乘,四马牵曳的副车五乘,外加属车三十六辆。
这分明是天子法驾的配置。
赵王刘彭祖注意到了这个不同寻常之处,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径直朝着金根车而去。
然后,被拦了下来。
“请赵王殿下居后。”
宗正卿刘辟强指着副车、属车,示意刘彭祖可以从那些车辆中择一而上。
又对楚王刘注,说道:“楚王殿下,请。”
“哪有族叔要害侄儿的。”刘注苦笑不已,连连拒绝道。
他是第六代楚王,也是高皇帝之弟、初代楚王刘交的曾孙。
刘辟强,是刘交的孙儿。
同祖不同宗,刘注是刘辟强不出五服的侄儿。
这是天子法驾的主车,非君主不能乘,要是登车入长安,那不是找死吗?
“此乃上君钦赐。”
刘辟强很满意侄儿的自知之明,笑道:“人生在世,或许只此一遭,你可想好了。”
“我的脑袋也只项上这一个。”
刘注摇晃了下脑袋,就近上了辆属车,钻进车里就不出来了。
刘辟强望着车中正襟危坐、年过四旬的侄儿,依然骂道:“贼小子!”
见楚王上了属车,其他诸侯王也不再犹豫,纷纷上了三十六辆之一。
唯被挡下的赵王面色阴沉站在原地,刘辟强愣了愣神,像是明白了什么,“请赵王殿下登车!”
刘彭祖坐进了宽、大、高的金根车中,俯视着地上的人,车轮缓缓转动,其中的滋味,不足以为外人道也。
这完全不是私造的金根车,只能在王宫内小走两圈能比拟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