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想想他的年纪,想想他的战功,想想他一手拉出来的军队,怎么可能会放弃?
这位陈大帅,可不是愚忠之人。
话没说错,现代世界的人饱受信息轰炸,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愚忠,只忠诚于自己还差不多。
“想好了没?”陈然似笑非笑的望着他“是帮我,还是去告密?”
“我当然是帮伱了。”
周延儒也在笑“我去告密,也不会有好下场。”
他可是陈然的恩相呐,这是众人公认的事情。
有这层关系在,就算是去告密,也不会有好下场,能告老还乡都属于奢望。
而且,周阁老深信陈然能办成大事,皇帝的手腕跟他比起来,宛如稚童一般可笑。
自从皇帝同意调陈然回京接手京营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此事必成。
因为只要他带着兵马入了京城,那就一切全都尘埃落定。
兵马在手,就可以随时掀桌子。
“陛下命参战各部一起回京城。”陈然从容相询“有没有好办法?”
“有。”周延儒颔首点头“给温体仁写信,让他帮忙说几句话。”
“说什么?”
“就说各部入京陛见,陛下是要发犒赏的。”
崇祯皇帝是个勤俭节约之人,是舍不得掏那么一大笔的银钱,给各部发放犒赏的。
果然,兴高采烈与陈然一起去往京城的各部,路上接到了圣旨,命令他们各自回家。
川军回川地,赵率教回蓟镇,满桂回宣大...找不着满桂,深入大草原没了消息。
陈然安抚了心生怨愤的各部,做主从缴获的战利品之中,分了一部分给他们做路费。
各部对他感激不已,表示以后但有差遣只管吩咐。
皇帝让陈然带三千兵马回京城,主要目的就是押运这批建奴缴获。
建奴屠辽,以及与辽镇常年做生意,弄到了大量的财货。
对于穷疯了的皇帝来说,这就是救命稻草。
他信任陈然的操守,认为此人有武穆遗风,所以安排他押运缴获,而不是让京营来做。
毕竟真要是让京营押运,恐怕最后送到京城的,只有空箱子。
陈然对此毫不在意,这些东西全都是他的。
自沈阳城出发,一路南下过浑河辽河,途宁锦入山海关。
路过三屯营的时候,陈然还跑去看了眼自己曾经住过的小院子。
嗯,已经塌房了。
离开三屯营十余日后,大军抵达京城郊外。
皇帝没有出城三十里迎接,百官之中也只有温体仁来了,而且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