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旗总,属于野战军。
与军户们住在卫所不同,野战军们的家,都是在军营附近聚集,靠军饷养活家人,聚集地就是眷村。
孤身一人的陈然,住在一间破败的院子里。
伸手推开只剩下了半边木板的院门,一行人入了院内。
“这里还有几十斤的杂粮。”
来到厨房,陈然揭开了米缸的盖子,又示意一旁的一堆野菜“这些,你们都拿去分了。就当是之前借尔等粗粮的利息。”
这利息有点重,军汉们嘴里推辞,心中却是都已经乐开了花。
“尔等若是信我,就莫要参与此次闹饷之事。”
“最多十日,闹饷之事必得朝廷处置。”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闹饷这事儿,他们也是害怕的。
毕竟诸位将军养着的家丁们的刀,那可不是吃素的。
而且若是朝廷真的下令来剿,不仅仅是闹饷之人要倒霉,他们的家眷也是要跟着倒霉。
毕竟在蓟镇这儿,那是有传统的。
过去数十年,蓟镇的戚家军就因为闹饷,被大规模屠戮过,而且还是被屠了两次!
现在有了粮食,倒是可以稍稍等待些时日。
若是十天之后还没有粮饷下来,那就只能是拼命了。
看着军汉们分了粮食离去,陈然非常干脆的关上了只有半面门板的院门。
他还有几斤粗粮,躺着撑个十天还行。
没等他回屋,就见着数里地之外的军营之中,宛如烟花一般冲天而起了无尽的火焰。
“这是火药库被点了?造孽啊。”
兵变闹饷的消息,当天晚上就被送到了遵化城里的顺天巡抚手里。
明末的时候是真正的以文驾武,所谓顺天巡抚的正式官衔,是巡抚顺天等府地方兼整饬蓟州等处边备。
巡抚是管兵的。
蓟镇闹饷,顺天巡抚自然跑不了责任。
与幕僚们商议之后,决定请奏朝廷拨钱粮安抚。
写奏疏的时候,顺天巡抚心里想的是,发三个月的饷意思意思得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帮丘八们给喂饱了,可写出来的却是发三年!
奏疏送到朝中,内阁诸位阁老也是赞同花费些许钱粮安抚的,毕竟九千岁被扳倒,皇帝手里有钱。
阁老们集体忽视了发放三年欠饷,直接送去了司礼监。
司礼监的太监们见着了,也是恍若没有看到一般直接送到了年轻皇帝的面前。
崇祯皇帝,拿着朱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蓟镇距离京城太近,一旦闹饷成燎原之势,那就不可收拾了。
各部门运转飞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