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将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如同最耐心的信使,向着天涯海角洒落。
其存在本身,就代表着一道信息。
一道只有赵青,凭借她对《太虚种玉诀》的深刻理解和对元气法则的敏锐洞察,才有可能在偶然间“看到”并“读懂”的信息。
丁宁设定了一个期限——两百年。
两百年后,无论赵青是否发现这些孢子,无论她身在何方,这些孢子内部预设的记忆程序,都将会启动最后的“自译解”阶段。
自那之后,每一粒菌种均会随机感染附近的植物,在叶片等地方展露出清晰可辨的篆书,人人皆有机会搜集、拼凑出全篇。
他心中默默思忖:如果自己顺利报得了血仇,洗清了昔日不平,并主动引领这个已有了修行普及化趋势的时代,在和平安宁中飞速发展……
那么两百年过后,只怕当初最先进、最神秘的幽朝皇室传承,放在那时候,也算不上多么珍贵和稀有了吧?流传开来,并不怎么要紧。
它更像是……对未来修行者的一份馈赠,一个可能的契机,一个来自过去的谜题。
若是自己不幸败亡,且赵青始终未归……那么这些孢子,或许也能在漫长的岁月中,机缘巧合下,促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留下一点吾辈曾经来过、难以磨灭的痕迹。
做完这一切,丁宁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心头的重担。
而后,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向密室出口。
该回梧桐巷了。
……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祖山石殿,赵青抬手,在宏大的“天幕”模型上轻轻一点。
“诸位,今日让你们看的,不只是亩产三十斤灵石的稻田,而是一整套把天地万物当作田垄、把日月光华当作籽种的……新农耕。”
在又继续讲解了天玄阴风层与碎星层这两个极高层的元气圈带后,赵青心念微动,光屏上的整个模型缓缓收拢,迅速化为一个拳头大小、缓缓旋转的玄黄星核虚影,悬浮在她掌心:
“教学至此,算是告一段落。”
“今日所讲,涉及天地元气运行之本,星辰寰宇运转之律,信息量颇大。故不必急于一时消化,可回去后细细揣摩。”
“记住,修行之道,贵在明理,理通则法随。”
刚对这场持续了相当时间的“元气地理学”教授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赵青就留意到了丁宁的特异动作——她自然可以随时调阅白羊洞等多地的监控——如菌毯的悄然出现与扩散。
虽说不可能隔着这么远瞬间解析菌种藏了什么,也没法窥探对方的心声,但无非就是有数的几种可能,很容易筛选、排除,得到接近正确的答案:“这份知恩图报的赤诚……果然没让我失望,比料想中还早了不少。”
光从丁宁行功完毕后、疲累的具体情况着手,就可以知晓许多关键信息了。
赵青心中了然,暗自满意。
关于九死蚕的具体价值,她甚至比丁宁本人还要清楚得多:在原作中此法能跟“不死药”互相吞噬同化,就已证明了其至少对标半步九境的定位;
再加上,现在幽帝也找上了门,被确认已正式步入九境长生,估计跟九死蚕脱不了干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