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亚洲一号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易挥发、极易爆炸的低温燃料。

    在特定的条件下,极其轻微的碰撞和摩擦就足以引爆,都不需要有多少的燃料,就会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发射中心的特装车司机要做的,是拉着300立方的低温液氢,转移几公里的路径。

    除此之外,还要在复杂的公路条件下运送火箭,在路两边加起来不到0.4米的前提下,丝滑而又平稳的度过。

    这还不是最高的精度要求。

    火箭运送到发射场之后,需要在倒车的情况下,和火箭厂房转运轨道的支架对接,误差不能超过0.1米。

    一般人,别说开汽车,就算开个小电驴,也很难把精度控制在10厘米。

    梁天开的可是大卡车,还是在远没有倒车影像的那个年代。

    航天发射是不容有失的。

    这个事实,带给梁天极大的压力。

    刚来的时候,他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

    时间一长,压力就大到超出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可以自己消化的程度。

    在知道自己肩负的是什么样的使命之后,几次小小的测试任务不达标,梁天就打起了退堂鼓。

    他去找了亚洲一号发射任务的01指挥员戢志东。

    大众看到的01指挥员,就是在新闻联播的报道里面,喊一下“一分钟准备”、“321点火”。

    真实的01指挥员,是要负责一个航天发射人物的方方面面的。

    梁天向戢志东请辞:“我不喜欢开这种车,一天天的这么慢,开得我神烦。”

    “你是不喜欢,还是不达标?”

    “只要我愿意,你觉得会有不达标的可能吗?我没有专业训练过的时候,就能随随便便通过考核,这都练了好几个月了,怎么可能不进反退?”

    梁小天同志死要面子拒不承认。

    “哦,是这样啊。我差点以为有小年轻,能力跟不上打退堂鼓。还好你不是我最瞧不起的那种人。”

    戢志东假装自己没看出来。

    既不接受,也没有拒绝梁天的请辞。

    这个时候,关于亚运会的宣传,已经铺天盖地。

    1990年的一场亚运会,对于国人的意义,可不是33年后的同一场体育赛事可以比拟的。

    那是一个小学生都会为祖国申办国际体育赛事,捐出自己全部零花钱的时代。

    梁天想过要回家,去追求曾经向往的自由。

    飙着车,在夜晚三点半,无人的大街上游荡。

    但这个想法,只维持了睡一觉的时间,就烟消云散了。

    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召唤着这个成长在工人新村的青年。

    爸爸妈妈让他进厂,他总说不愿意每天都做重复的,一样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筑梦太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umengtaikong/read/97/8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