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航天结缘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寻找生命体同等重要的事情。

    相当于宇宙考古。

    就像地球曾经存在过恐龙一样。

    研究明白了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就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找到更好的方向。

    研究明白了地外星球的生命体是怎么灭绝的,就能对地球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数十亿年前,火星也曾经是一個水资源丰富的星球。

    火星大气改造计划的最初,是用电化学的过程,在火星稀薄的大气中分离出氧气。

    负责这项任务的机器人,最开始每小时只能生成12克的氧气。

    到现在,火星人类基地的大气,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在银河比邻计划之前,人类发射过很多地外生命探测器。

    这其中,还有一些,是已经飞离太阳系的。

    甚至有传回没办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信号的。

    尽管如此,地外生命的可能,始终都还是一个有点缥缈的概念。

    科技让人类越来越接近这种可能,但也仅仅只是接近而已。

    梁天的目标,是让银河之舰的极冻舱,飞得比旅行者一号,还要更远、更久。

    之所以是和1977年就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比,而不是和后面的先驱者10号、11号,以及更后面的飞行器,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些无奈。

    人类在1970年代发射的飞行器,似乎都有特别的生命力。

    旅行者一号是这样。

    使用化学电池,并且电池寿命只有20天的东方红一号,也是这样。

    一百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还在轨道上正常默默地运行,除了没办法像最开始那样传回声音。

    如果不是心里面藏着太多的事情,方原其实还是很想知道,梁天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什么样的契机,让这个人类移民火星计划的总设计师,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有了要死在移民火星的路上的想法。

    方原早早就认定了梁天不是好人,却还是不得不佩服这个百岁老人,能够那么轻松而又自然地,说出要进极冻舱,在一秒之内达到人类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

    就算这是新型的安乐死,也一样需要勇气。

    有人说,灵魂的重量是21克。

    也有人说,灵魂的尽头是量子纠缠。

    真正的生命是什么,只有找到了彼岸,才能得到解答。

    火星自身的质量要比地球小很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稳定不住像地球那样的大气层,导致空气稀薄。

    大气越是稀薄,能见度就越高。

    中继站和万户广场顶部,仅仅两千米的高度差,早就已经到了肉眼可查的地步。

    梁天坐着的位置,没有舷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筑梦太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umengtaikong/read/97/8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