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捧着竹简,着重读着那句“大庇天下百姓俱欢颜!”
这句话,似乎重新点燃了董卓对于士人的期望。
本来王允的所作所为,已经是让董卓恨透了士人,以为士人都是些腌臜货色。
但今日荀攸的言语,却好似一汪清水,让董卓意识到——
这天下士人中,倒也有几个真正值得钦佩的人。
蔡邕算一个。
贾诩算一个。
荀攸嘛……姑且算半个好了。
想到蔡邕,董卓不可避免的又思念起自己的家眷。
“陛下,臣想将郿坞中的家眷都接到长安来。他们此次受了兵灾,想必都受了惊吓。还望陛下恩准!”
“好说!”
刘协正愁怎么替吕布将董卓的小妾弄来呢,没想到董卓自己就送过来了?
而且自己不是也能见到蔡大家,与她讨论声乐?
只是可惜渭阳君那个爱哭鬼也要跟过来,日后宫中侍者宫人的耳朵只怕要遭老罪了!
“自然可以,到时候都让他们住到宫室中来,距离太师也近些。”
顺便的,刘协还说了句客套话:“太师那孙女渭阳君,还真是继承了太师的几分大将风范,不愧是将门虎女!”
刘协本以为董卓会顺着客套几句。
再不济,也要谦虚一些……即便这或许不是董卓的性格。
岂料,一听刘协提到董白,董卓就和炸了毛的猫一样,看向刘协的目光中充斥着警惕!
太师……不是!你别用那眼神看朕!朕对那个爱哭鬼没有半点想法!真的!朕敢指着渭水发誓!
刘协还是第一次从董卓身上感受到压迫感,赶紧将目光移向别处:“太师,正事还没有谈完,先谈正事。”
……
董卓逐渐收回目光,可浑身上下都充斥着戒备与警惕。
这与关系远近、君臣亲属无关,单纯就是董卓对董白那根独苗的本能保护。
“对,谈正事……方才说什么?荀攸是吧?”
董卓卷起竹简,在腿上敲了敲。
“既然他之前在尚书台中如此与士孙瑞那老贼争辩,又有出谋划次,护卫长安的功劳,姑且就免了死罪。”
“但功过相抵,此次论功行赏,就不必加上荀攸的名字了,只叫他以尚书郎的官职在尚书台中做事,剥去其黄门侍郎的官职。”
“下官知道了!”
贾诩本就没想着给荀攸请功。
功过相抵,保荀攸一条性命,便已是大幸!
还能留有尚书郎的官职,这更是意外惊喜,如何还能有其他想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