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刘协总有种面见长辈的压迫感……
但现在既然是谈论国事,那刘协就是君!就是天子!
此刻刘协锋芒毕露:“蔡中郎说安于现状即可,不必主动出兵将自己的安危暴漏于兵锋之下……这话其实说的没错。”
“朕若是个太平天子,巴不得天天窝在长安或者洛阳的行宫里,天天写些诗词歌赋,赏些玉树庭花,养些奇珍异兽,任手下忠臣良将前去办事。”
“但现在,朝廷所控之地不过一隅,还常有觊觎天子权柄之人兴风作浪,引戎狄贼众前来攻取帝都……这个时候,朕若是不去争,不去抢,他们只会更加得寸进尺!”
“董太师亲征河东,朕现在决意主动出击,都是这个理!”
“若是想获得安宁,那就要去争抢!去进取!以兵威震慑宵小,使其不敢再起异心!”
“太师上一次在洛阳时选择安宁。然后他们逼到了长安。”
“这一次若是再选择安宁,那下一次,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继续得寸进尺,将大汉此时唯一的基业给夺去?”
而且!
“王允此人,好似潜藏在阴影中的毒蛇。”
“若是拖到围困郿坞的敌人主动退兵,王允自知此次无法重回长安,说不定会继续前往关东兴风作浪!”
“朕之前为了关中的百姓忍了王允一次,但这一次,朕绝不会再忍了!”
“若是为了丁点风险便因噎废食,那朕这天子还要不要当了?这遍地的汉贼还要不要收拾了?这传承了四百余年的大汉还要不要中兴了?”
“故此,还请蔡中郎莫要再劝!”
“若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朕大概也会先走到蔡中郎前面,到时候九泉之下,朕自会给蔡中郎谢罪!”
……
蔡邕还说什么?
他还能怎么说?
他发现,董卓平日里虽然也残暴,但到底是个有顾忌的主。
但在刘协身上,他没有听出任何对于生前身后事的顾忌。
永远年轻、永远热情、永远在前进!
其意志之坚定,几乎不容他人可以质疑!
若是太平盛世,蔡邕揣测刘协大概率不会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做个守成之君,反而会是个刚愎自用的君主,像孝武皇帝那样致使民不聊生。
但若是在如今这个时候,便是蔡邕都不晓得,大汉有个这样的天子,究竟是福是祸……
蔡邕终究不敢多言,只得轻轻告退,回到自己的住处手捧圣贤书,双眼无神的不知在思虑什么。
此刻。
董白正在兴致勃勃的和蔡琰说着什么,惹得后者脸颊升起一片绯红。
高顺在检查着府库中的兵器,巡逻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防守死角。
其余一般将士,则是草草吃掉一些粮食,随意卧在兵舍中抓紧休息。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