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孙瑞突然脱下自己的鞋履,露出自己的双足。
“为了前往陇右,吾忍辱负重,日夜兼程!跑的双脚都生出了脓疮!”
“但吾仍不敢耽搁一刻!没有吃的,便吃黄土、树皮,没有喝的,便饮用露水、泥浆,双足烂了,就将衣服上的布匹撕下包裹!如此这般,就是为了尽快看到董卓的死状!”
士孙瑞双目中尽是怨恨与快感——
“待董卓死后,我必要将其凌迟处死!将他的尸体放到大道上,供人围观!再将灯芯插入他的腹中,将其肉身燃烧殆尽!”
“还有他的族人,吾势必要全部赶尽杀绝!”
“尤其是董卓最疼爱的孙女,吾必要凌辱一番,以解董卓夺妻灭门之恨!”
……
士孙瑞此刻狂态尽显,那庄严的官袍穿在他身上,非但没有衬托出威严,反而有些像沐猴而冠。
荀攸眼中透着失望。
“久闻士孙君荣出身书香门第,少传家业,知识博达……但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哪有半点名士风范?”
“读圣贤书,理应致君尧舜上,致使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此乃圣人教诲!汝等难道都忘了吗?”
“汝与王子师,只顾争权夺利。虽坐镇朝廷中枢,但可曾为百姓着想过半点?”
荀攸指着桌案上的公文:“汝等都说董卓无道。可董卓新任命的尚书令贾诩不过数月,却完成了你们数年都没有完成的政绩!其不但兴修了水利,还疏通了渠道,组织百姓开垦农田,以应对灾情……汝自己应该也看到那些公文了,难道汝就没有半分羞愧吗???”
羞愧?
……
士孙瑞一路从关中前往陇右,在路上其实也看到了大汉百姓的苦难。
可和荀攸想的不一样。
这些苦难,士孙瑞并不认为是自己这个主政长官的责任。
而是董卓!
全是董卓!
都因为董卓祸乱朝政,所以百姓才这般凄苦!
只要杀了董卓,大汉自然能够回到盛世!
所以,士孙瑞根本不会与荀攸在这种问题上争辩!
“荀攸,我只问你一件事!”
士孙瑞图穷匕见——
“汝,到底是站在我们这边,还是站在董卓那边?”
“如你所见,我能够大摇大摆的来到长安,来到尚书台,坐在这里与你说话,就是因为长安的人心都还向着我们!”
“人心所向,岂有不胜的道理?”
“你若将长安交出来,将天子带回长安,我可以对你投靠董卓一事既往不咎!”
“反之,那就怪不得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