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改变了都城“面朝后市“的规制,使雒阳城内两宫、一市的格局与“三垣“形成对应。
围绕洛阳南北宫而建造的三公府、离宫、别苑、太仓、武库、监狱等宫苑、机构。则是与“三台“、“营室“、“咸池“、“天枪“、“天棓“、“贵人牢“、“贱人牢“等星宿相对应。
所以相比于年份更为久远的长安,雒阳其实是显得要更加宽敞,这才能够在极盛之时容纳百万人口在此休养生息。
而天子在思虑良久后,竟然是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这一次的大朝会,不在北宫举行!
雒阳北宫,即代表了三垣之一的紫微垣。
紫微垣又称紫微宫或紫垣、紫宫,是三垣中的“中垣”。
在天人感应中,紫微垣相当于天上的紫禁城,是天帝、太子和后宫等皇室成员生活的地方,地位最为显赫。
当天子刚开始说不在北宫召开大朝会的时候,大家虽有些错愕,却也是接受了这件事情。
因为还有南宫。
南宫在雒阳布局中,属于太微垣。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
太微垣以“五帝座”为核心,天帝问政时就坐在这里,故此“太微”其实也有“朝廷”的意思。
不在北宫举办大朝会,选在南宫举办,其实也算符合礼法。
但万万没有想到!
天子,竟然决定要在雒阳金市举办大朝会!
雒阳金市,对应的便是三垣的下垣,天市垣。
天市垣,包含19个星官,正星87颗,增星173颗,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
如果说——
紫微垣象征了天子。
太微垣象征了朝廷。
那天市垣,便象征了百姓。
起初随行的荀彧还劝阻天子,认为天子不该这般冒失。
大朝会怎么说也事关朝廷的颜面,最好还是在北宫或者南宫中举办。
不过当刘协亲自领荀彧去看那些被烧成残垣断壁的宫殿后,荀彧便不再开口相劝。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唯有百姓依旧是那方百姓。
昔日的大汉皇宫被袁术、袁绍、孙坚依次率兵洗劫,到处都是破败的建筑,哪还有半点能显现帝国威严的样子?
唯有金市……因为与北宫、南宫稍稍隔开了距离,其实反倒还依稀能够看到雒阳昔日的几分风采。
不过最令荀彧头疼的还不是此次大朝会的场所,而是形势。
天子执意要在金市召开大朝会的同时,还下令让雒阳百姓可以旁听。
胡闹!
荀彧这一次终于不再忍让,开始和天子据理力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