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重筑文脉!先生是民族之脊梁!历史上最年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亚洲还是北美,如果要评选出一个最具备含金量的文学奖项,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文学奖项——

    就只能是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某些原因,或是因为边缘地区,或是因为政治倾向,实际全世界各国对于文学奖项的含金量,暂时没有达成一个合理的共识。

    就比如说,在中国富有盛名的文学四大奖:茅盾文学将、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纵然这四大文学奖,在国内还算是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走出中国之后.

    它们貌似就没有多少人认识了?

    在中国人看来,亚洲最具备含金量的文学奖项,一定是茅盾文学奖。

    在日本人看来,亚洲最具备含金量的文学奖项,一定是芥川文学奖。

    因为国籍不同,身处地域环境不同,大家对于各自国内文学奖的认可程度,肯定是大不相同。

    但是,这之中肯定有是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

    抛开地域、国籍、政治立场,要论起当代文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耀,那肯定是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全世界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在全世界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它的奖金最为丰厚,仪式最为隆重,影响最为广泛,地位也最为崇高。历史证明,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作家,除了个别有遗珠之憾,几乎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也基于此,诺贝尔文学奖被视为世界最具权威性、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获奖者和他的作品,会被被载入世界乃至于自己国家的文学史册,甚至于——

    还会被当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荣耀!

    迄今为止,中国还未曾拥有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不过纵观中国文学历史,还是曾经有过几位和江海一样,获得过诺奖提名的近现代作家。

    宛若极其感慨一般。

    北平,大会堂。

    中作协主席铁宁,正站在会堂中央,慷慨激昂地向室内领导汇报:

    “1913年,北大讲师辜鸿铭,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细数中国文学近百年间发展史,两鬓斑白的铁宁热泪盈眶,“辜鸿铭先生热衷于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对西方文学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曾经在西方文学界,流传着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纵然,辜鸿铭先生在西方的影响力极大,但在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之中,最终还是以三票之差,败给了一位来自于印度的作家,这位作家也就是后来声誉响彻于世界的泰戈尔。”

    “1944年,林语堂先生以顾长篇《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从1944年到1975年,这三十年间,林语堂先生获得至少4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最终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1968年,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终于出现,他就是对中国近代文学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

    “这,是中国文学界最后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年!”

    “但很遗憾,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年早逝,诺贝尔文学奖规定只能颁发给现存于世的作家”

    “当年,诺贝尔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yuxiwenhao0bu0shizhiyua0/read/97/37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