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十年的案件,到底还有没有翻案的可能。
但是他又怕打扰到江海翻阅卷宗。
在这种极度忐忑的情况下,他不停在对话框里编辑着自己要发送的信息,编辑、取消、再编辑、再取消
约莫过了半小时过后。
江海率先给朴俊智发送过来一则讯息:
“我看完了。”
朴俊智略微有些忐忑的向江海回应:
“怎,怎么样?”
这桩案件和《熔炉》相同但又不完全相同,《熔炉》所描述的涉案群体,是一群人向另一群弱势群体不断施压的过程。
而朴俊智这起案件,是单对单,也就是凶手赵斗淳单独向女孩娜英施暴的过程。
一个,是多对多。
另一个,是单对单。
很显然,要论起共情和对社会层面造成的影响力,《熔炉》这种群体性犯罪更能在社会公众之中激起他人的同情心,虽然这种单对单的个人性侵害案件的确比较难以引发社会层面的共鸣,但是.
那也得看谁来写!
经由江海对卷宗经过一系列认真且细致的调研,他越发肯定了自己早晨的想法,朴俊智一家人的遭遇——
简直就和前世的《素媛》如出一辙?
其他不论。
单从剧情上来解析——
生病的妈,负债的爸,病态的恶魔,破碎的她。
这剧情简直就不要太像好吧?
江海正犯愁在写过《熔炉》之后,他到底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才能祭出这部在影响力,民众讨论以及致郁程度等多个维度,都丝毫不弱于《熔炉》的致郁流神作《素媛》,自己刚犯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父亲朴俊智直接就找上了门来?
这不纯纯就属于是瞌睡碰上了枕头?
沉思一阵子后。
江海朝着朴俊智回复过去一则讯息:
“这件事,有点难办.”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其实都有着一定的隐性规则?
就拿体制内的相处之道来举例——
原则上可以就是“不可以”。
原则上不可以就是“可以”。
“有时间再聚”就是“后会无期”,“下次请你”就是“根本没戏”。
“这件事,有点难办?”
从字面上来解析这句话,根据语境不难判断,这句话是表示否决的意思,“有点难办”不等于“办不了”,既然他没有直接否决,那么就说明这件事情还有一定回旋的余地。
既然还有回旋的余地,那么江海又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