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球模型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动物的行为做出准确判断。

    但研发了磁场雷达的智人,却可以通过这种细微的磁场变化,加上超算的分析,察觉到地磁场的异常变化。

    经过大量的地震数据积累,地质部终于建立起一整套的地震预测系统。

    东南亚本土已经基本可以避免突发地震,特别是突发大地震。

    因为突发大地震的磁场突变前兆太明显了,反倒是那些5级以下的地震,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从而产生误判。

    这一次地球模型项目,就是要将东南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球范围。

    但磁场雷达是智人的核心机密之一,当初就是靠着磁场雷达的精确性和隐蔽性,智人才可以力压阿美利卡。

    因此磁场雷达肯定没有办法布置到全球各地,只能依靠近地轨道和高空飞艇的磁场雷达,建立一个粗糙的地球模型。

    当然,智人的控制区肯定是非常精确的,另外就是靠近智人控制区的地区,以及非洲中部地区,也可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震火山监测系统。

    反倒是对智人严防死守的列强们,只能监测一个大概。

    对此地质部也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想法,毕竟对方不允许智人的飞艇入境,难不成为了所谓的“大爱”,主动公布磁场雷达技术,或者将设备卖给对方?

    显然智人公司没有那么傻,一众管理层也不会同情心泛滥。

    当然,地球模型项目可不仅仅是为了检测地震和火山,还有其他一些目的。

    布朗负责研究的磁点解析技术,就是为了将磁场解析精度提升,通过各个方位的磁场雷达交叉监测,实现对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全方位解析。

    这个技术有什么用?

    这也是翁学海这个地质与矿物学家出现在这里的原因,通过这个技术,可以精确锁定地下的各种资源,减少野外钻探和找矿的难度。

    另外通过对地层的成分和结构的精确探测,还可以分析出板块运动、断裂构造、地层应力、岩浆房压力、地下水网之类。

    从而让人类可以更加直观地研究地质活动。

    布朗和翁学海等人过来埃及,就是为了研究埃及周边的一个特殊的地质构造——努比亚含水层。

    努比亚含水层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东北部,面积大概也200万平方公里左右,位于地下500米以下的页岩层中,富含庞大的淡水资源。

    这里也是全球仅次于南极冰盖的第二大已知淡水储存库,储存了16~35万立方千米的淡水,是目前人类地表水总量的1.3~2.9倍左右。

    但这种地下水的开采,却存在一些未知的风险。

    本来地质部并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

    直到前段时间,为了建设埃及航天城,对于哈里杰绿洲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地下勘探,并是周边布置了四十多台磁场雷达,这才发现了一些问题。

    哈里杰绿洲区之前一直在抽努比亚含水层的地下水。

    隔壁的利比亚,更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制定了一个大人工河计划,从努比亚含水层抽取大量的淡水,输送到地中海沿岸。

    大量地下水被抽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智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ren/read/97/72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