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不同高度的空气密度,可以计算出蒲公英飞艇在各个高度的浮力。
5万米0.001,浮力2000吨。
4万米0.004,浮力8000吨。
3万米0.018,浮力3.6万吨。
2.5万米0.04,浮力8万吨。
2万米0.088,浮力17.6万吨。
1.5万米0.194,浮力38.8万吨。
1万米0.41,浮力82万吨。
这是蒲公英飞艇在各个高度的大概浮力。
虽然考虑到对流层的气流,肯定需要将一部分浮力用在配重上,但随着飞艇越发靠近海平面,其浮力也在迅速攀升。
白沙今天就带着通信部的负责人张伟,考察真空飞艇的性能。
“这种飞艇的安全性如何?”
白沙笑着解释道:“由于使用了新材料,安全是没有太多问题的,碳球体的强度足以硬抗大口径机炮,或者小型导弹,就是不耐高温燃烧。”
张伟和几个通信部的技术人员小声的讨论了一会。
过了几分钟,张伟又开口问道:“3万米高度,5吨有效载荷,大概需要多大的飞艇?造价大概多少?”
白沙盘算了一下:“嗯……大概需要一艘120万立方米的飞艇,如果我们单纯提供飞艇,不包括其他设备,造价大概在35万~40万左右。”
“35万~40万?”张伟又转过头和通信部的人员交谈起来。
他对于这个价格还可以接受。
因为作为通信飞艇,在3万米的高度,可以覆盖很大一片地表。
张伟和一众通信部人员讨论之后,都认为这种飞艇不错,可以有效补充智人的通信体系。
由于未来的近地轨道企业,极有可能会变成各方势力的太空战场,因此平流层就成为了另一个特殊的空间。
特别是高度在3~5万米的区域,这里连高空战斗机都很难触及,而普通民用飞机都在1.5万米以下的空域飞行。
通信飞艇可以长期漂浮在固定空域,作为通信基站、监控雷达、监测遥感。
不过张伟还是希望可以将成本压低一些:“白组长,如果将有效载荷压低到1吨左右,可以减少多少成本?”
“这个吗?……”白沙估算起来:“大概可降低到单艘10万左右。”
张伟点了点头:“我代表通信部和你们基地展开这个合作,制造100艘高空通信飞艇。”
“没有问题。”白沙脸上满是笑容。
虽然这种合作对于他个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直接利益,但这也是智人内部的普遍情况。
改善通信系统,那是惠及整个智人的事情,白沙没有理由拒绝。
更何况有订单,飞艇工厂就可以维持生产,未来蒲公英项目完成之后,就不需要安排员工转业,减少了一部分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