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萤火虫构型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穿着防护服的李维斯等人,离开了实验场,来到专门的数据监测室内。

    “第三次测试开始。”

    “启动运输系统。”

    运载着萤火虫3号的电动轨道车,缓缓行驶向实验场的试爆场地。

    整个试爆场地,深入地下343米,是一个半径50米的半球型空洞,周围设置了好几层人造结构层,可以减少爆炸冲击波。

    “引爆!”

    3.2秒之后。

    轰……

    一个小火球在试爆场地中心炸开,光辐射、电离辐射、热辐射和冲击波接踵而至。

    各种数据收集器将探测到的数据,反馈到监测室内的生物计算机上。

    而设置在周边地区的地震波监测设备,只有检测到一股微弱的地震波,威力大概只有几百公斤TNT。

    可实际上,萤火虫3号却产生了2.72吨TNT的爆炸当量。

    看了一遍数据,李维斯满意地点了点头:“萤火虫型的超小型原子弹,目前已经可以量产了。”

    “接下来就是改进之前的老弹头。”另一个研究员说道。

    他们之所以研发这种超小型原子弹,主要是三个用途。

    一个是为了进行核爆实验。

    这个目的已经做到了,他们成功在黑虎峡谷附近的地下实验场,进行了三次超小型的核爆测试。

    而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之所以可以瞒住外界,其核心因素就是爆炸当量足够小,平均才几吨当量,加上实验场的减震结构层,外界就算是探测到,也只会认为是在爆破地下矿物。

    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核燃料利用率。

    目前智人公司每个月可以提炼150~180公斤铀235,大概可以制造3枚30万吨当量的原子弹(烈日30),单枚烈日30需要52公斤铀235原材料,核燃料利用率仅有30%。

    目前库存了42枚烈日30,另外还有283公斤高纯度铀235原材料。

    而改用萤火虫型的新构型之后,同样是实现30万吨的爆炸当量,萤火虫型却只需要18公斤铀235原材料。

    这意味着,目前库存的烈日30,全部改造成为萤火虫型原子弹之后,可以生产大概120枚30万吨当量的萤火虫型原子弹。

    第三个目的。

    则是为了改进B43氢弹的原子扳机,毕竟B43的原子扳机是阿美利卡五十多年前的设计,不仅仅核燃料浪费严重,放射性污染也比较高,还是使用钚作为原材料的。

    李维斯不仅仅要使用萤火虫型的原子弹作为氢弹扳机,还打算改进B43的构型。

    B43这种古早时期的氢弹,往往核燃料的利用率比较低,大概只有15%~20%左右。

    仿造B43的烈日100型,目前需要50公斤氘作为原材料,才可以达到100万吨级别的爆炸当量。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智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ren/read/97/72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