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是朕有些急了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大宋内部的粮食总归有限,届时即便花钱财,也未必能够买的到粮食。”

    曾公亮神色凝重道:“一旦民间都无粮流通,或者粮价翻涨数倍。只要出现天灾,陛下可曾想过后果会有多严重?”

    “这次北伐,粮食许多都是从民间收购的。据臣所知,江南那种繁华之地,如今粮价都涨了近一倍了,百姓已有怨言。”

    赵兴闻言叹息道:“是朕急了些。”

    粮食产量增加,才能有工业的繁荣。

    大宋商业繁荣,可商业的繁荣说到底还是工业繁荣的延伸。

    此时的工业,称之为手工业更贴切。

    虽然有一些器具,但是更多的还是要靠人力来完成。

    为什么古代除了宋朝,都在重农抑商。

    并不是当权者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在利用经商敛财,可古代粮食产量低下,要保证有充足的粮食,就必须抑制商业的发展。

    不是怕更多的百姓去经商,而是商业发展,制造环节就需要更多的人力。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粮食产量减少。

    而大宋不同,虽然土地减少,可如今大宋所拥有的国土,其实都是产粮最好的地方。

    像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和西北被西夏占据的地盘,在产粮上和中原江南完全没有可比性。

    虽然大宋相较于唐朝,国土面积只有盛唐之时的五分之一。

    但从经济角度上来说,宋朝如今拥有的却是最精华的那一部分,丢失的都是相对贫瘠的土地。

    正是如此,才导致大宋面积虽然只有盛唐时期的五分之一,可人口却并不比盛唐之时少多少。

    当然了,赵兴并不是说那些土地相对贫瘠,丢失与否不重要。

    国土寸土必争,哪怕只是一块荒地,那也是汉人的,赵兴肯定是想要夺回来的。

    人口不比盛唐少多少,可国土面积却少了五分之四,缺少了大量的可耕种土地。

    即便大宋没有土地兼并,因为可耕种土地太少,一样会有大量百姓无田可种。

    其实这才是宋朝商业繁荣最重要的原因。

    百姓无田可种,若是不发展工商业,百姓靠什么生活?

    但是这样就有个弊端,民间有大量百姓,是靠着购粮度日的。

    粮价上涨,百姓的收入却不会增加,自然骂声一片。

    汉武帝为什么被当时的百姓认为是穷兵黩武?

    按说汉武帝是打匈奴,而且战争还是在匈奴境内打的,并没有爆发在汉朝境内。

    但连年征战,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还消耗光了朝廷的存粮和民间的流动粮食,导致粮价疯涨。

    最致命的还是当时天灾不断,民间流动粮食不仅贵,还很少,天灾出现那更是天价了。

    朝廷无力赈灾,百姓卖田卖地卖儿卖女,结果却只能换来少量的粮食,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fou0woshihuangtaizi/read/97/52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