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不是。”
梁广川笑道:“董毡接纳萧太后等人,又把他们送去大宋,不得不说是一步妙棋。萧太后等人不算什么,辽国小皇帝对耶律乙辛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国丈的意思是引辽国对河湟出兵?”李谅祚惊讶道。
“不,是联络辽国对大宋出兵。这次的事情,让董毡和大宋有了嫌隙。平常时候,大宋为了长远考虑,即便有嫌隙,也会出兵干预。辽国一旦出兵,大宋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河湟。”梁广川笑道。
“辽国内乱这么久,耶律乙辛不会出兵的。否则在萧太后等人逃到河湟,他就该直接出兵了。”李谅祚摇头道。
“虽然辽国元气大伤,可耶律乙辛姿态还是会摆出来的。大宋畏辽国如虎,不然怎么会耗费巨大代价,在北方修建长城?只要辽国大军压境,大宋必然会增兵北方,届时大宋就无力管河湟了。”
梁广川笑道:“而且耶律乙辛一方不敢直接攻打大宋,可若是有我大夏帮助呢?”
李谅祚沉吟了一会,摇头道:“这只是国丈的想法,耶律乙辛可未必会答应。”
“陛下英明。”
梁广川拍了个马屁,说道:“耶律乙辛答不答应不重要,陛下联络辽国的时候,也可以联络大宋。左右逢源,引起战火,火中取栗!”
李谅祚闻言眼睛一亮,笑道:“国丈此法甚妙,若是真对河湟动兵,国丈认为谁领兵合适?”
“臣是文臣,出谋划策还行,军国大事,臣不怎么懂,不敢妄言。”梁广川说道。
李谅祚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前对高原动兵的时候,梁广川就举荐了不少汉人武将,有染指兵权之心。
只是当时他要扶持梁广川,来制衡党项贵族,只能答应了下来。
不过这件事让他对梁广川有了忌惮,才有了后面的敲打。
刚刚询问梁广川谁人领兵,就是在试探。
梁广川的回答让他很是满意,觉得自己的敲打起了作用。
“左右逢源虽好,可同时和大宋辽国联络,未必能瞒得住他们。”李谅祚说道。
“无需隐瞒,光明正大即可。”梁广川笑道。
“嗯?”
李谅祚有些疑惑的看着梁广川。
“陛下做的再隐蔽,也有被察觉的可能。与其如此,还不如光明正大。去辽国的使臣,直接告诉辽国,这么做是为了麻痹大宋。去大宋的使臣,则要说是为了麻痹辽国即可。
两国都不会完全信任大夏,即便心有防备也无妨。毕竟目的是引起辽国和大宋直接的战火。”梁广川笑道。
“国丈此言甚是,这次出使大宋,就由梁乙埋担任主使吧。”李谅祚说道。
他虽然在汉人官员中,又选择了一个人扶持,来制衡梁广川。
可是那人在智谋上和梁广川差距太远了。
近期梁广川的回答他也很满意,总要给点甜头才行。
“多谢陛下!”梁广川故作激动道。
李谅祚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