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朝会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开了。

    可那种小农之心还是难以改变。

    这一点从他对待那些官员就能看出。

    工资给的少,还不能贪我的,不然就杀人。

    缺人干活没关系,带着枷锁先顶替着,有人接手了,该杀还是杀。

    另外他把自己的儿子全给封到边境去,让这些儿子守国门。

    说白了,臣子就是他眼里的长工,哪有儿子靠的住。

    朱元璋这个人争议非常大,但是你把他看成一个地主,而大臣们都是他的佃户,百姓是他的田地,很多东西就很好理解了。

    田地能给他带来收益,自然要好好对待,而大臣们就是可以剥削的佃户长工。

    有着小农心思的朱元璋,一听说要给那些上供的国家回礼,给的还要比他们给大明的多,瞬间就不乐意了。

    但是大臣们都说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云云,就算以老朱那吝啬的性子,也还是妥协了。

    不过老朱心里不甘心,最终只能限制番邦朝贡的次数,规定各国朝贡的次数从两年到十年不等。

    后来老朱还弄出了一套,朝贡与否得大明准许。

    谁老实听话就准朝贡,不听话的不准朝贡。

    赵兴觉得老朱还是保守了,老朱是吝啬,但是后面的小朱们都很大方。

    到了朱棣这里,因为得位不正,为了营造一副万邦来朝的局面,放开了这方面的限制。

    给那些朝贡的国家,给的回礼远超任何朝代。

    不仅如此,相传郑和下西洋,除了为了寻找朱允炆,另一个目的就是让郑和宣扬大明,让那些国家来大明朝贡。

    按说大宋时期,靠着海贸赚的盆满钵满。

    大宋经济之所以繁荣,更多的还是海贸的缘故。

    郑和下西洋,肯定是赚钱的。

    结果每次去都是亏,根本原因就是赚的钱都拿去送礼了。

    在那些国家眼里,大明富裕有钱还大方,纷纷前来朝贡。

    如此一来,下西洋不仅亏损,回礼更是极大的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以至于朱棣死后,下西洋就被叫停了。

    赵兴可没那么大方,什么万邦来朝他根本不在乎。

    只要实力强,自然能万邦来朝。

    反之,只会让那些人见识到大宋的富庶。

    强盛的时候还好,等虚弱之时,谁都想来咬一口。

    这些国家看到大宋回礼多,送的礼物越来越多。

    赵兴已经打算好了,这次回礼,每国送些御用瓷器和丝绸茶叶什么的就行了,数量还不能太多。

    御用的价值可不能用市价衡量,物以稀为贵嘛。

    什么,你说大宋是天朝上国,回这点礼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fou0woshihuangtaizi/read/97/52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