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秘密立储法!(5k)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要是时间拖得太久再立储,兖王和邕王斗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某一位上位,余下一位定然被迫造反。

    如今,有了“遗诏”,有了“托孤大臣”,自是免却了这一担忧。

    臣子要的不是太子,要的就是个“正统”之名。

    要的就是以最坏的打算,都能让英国公出兵镇压!

    大部分臣子,怕的就是赵祯猛地驾崩,结果还没有立下“正统”。

    如此一来,可就纯粹的成了谁兵力大谁是“正统”。

    一旦立下了正统,意义就彻底不一样。

    十万戍京大军,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正统,就是臣子本质上的诉求,也是臣子需要的安全感。

    秘密立储法,完全可以解决。

    江昭手中清茶一饮而尽,执笔落下几个字。

    《上皇帝秘密立储疏》!

    当然,时代不同,不可能彻底照搬清时的秘密立储法,还是得根据实际需求适当修改。

    清时,秘密立储法纯粹是为了皇位继承。

    如今,涉及两王争端,就还得适当修改。

    一如,根本不立皇子。

    要么是宗室,要么是太子,两极分化!

    其余的人,适当封以闲散爵位,根本不给丝毫幻想的机会。

    此外,不一定单单局限于兖王、邕王两人,可多召几位宗室入京考察。

    说实话,兖王、邕王二人,江昭都不太看得上。

    这两人一旦当了皇帝,无一不是暴君水平。

    兖王“强干”,出了名的暴怒奢侈,无需多言。

    邕王“贤德”,结果为了女儿嘉城县主,竟是让人掳了荣飞燕,强暴过后扔街,致仕荣贵妃不得不谋反。

    那可是贵妃的妹妹啊!

    足可见邕王何其猖狂。

    诚然,荣贵妃造反不是什么善茬,但人家那句“没登上皇位就如此放肆,登上了皇位不得灭全家”的确是很有道理。

    所谓的贤德,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两人一旦当了皇帝,那可真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除了兖王、邕王以外,赵宗全则是私德有亏。

    濮议之争,持续了近两年,文武百官什么都没干,就争论新帝究竟是该称呼先帝为“皇考”还是“皇伯”。

    这事,从根本上讲肯定是为了区分敌友。

    不过,这种做法也太过差劲。

    区分敌友的方法千千万,何必议论一个称呼?

    但,相比起兖王、邕王而言,私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fou0wo0xiaogelao0shezhengtianxia/read/97/30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