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问道:“不知甘国公此来,所为何事?”
“军改。”甘国公郑重道。
江昭挑眉,眼中不经意闪过一丝波动。
甘国公不会是要招了吧?
这要是招了,还怎么震慑将门勋贵?
“甘国公,尽可直言。”江昭面色平静。
“军改为国策,不可逆转。”
“此中政令,实为富国强兵、为开疆拓土、为大一统。”
甘国公一副明事理的样子,徐徐道:“上次,昭文殿一叙,甘某持反对意见,盖因甘某代表的是将门勋贵的意见,不得不持反对态度。”
“近来,苦思冥想,甘某心头惶恐。将门勋贵,终究还是不能逆着大势走。”
“为此,甘过特地走访将门,打听将门勋贵为何反对的缘由。”
“今日,特地求见大相公,主要就是为了呈上将门勋贵为何反对的文书。”
甘国公一脸的诚恳,稳重道:“若是大相公可借此解决一些问题,自可让军改阻力减小。甘某,五十有八,也算是无愧于家国、无愧于将门勋贵。”
江昭面有恍然。
这老小子,特么的来立人设来了!
立稳重、忠诚、积极面对军改但心有顾虑的老将人设。
届时,一旦有了刺杀事件,大相公一死,文官一方肯定是惊惧、愤怒不已。
不出意外,一向内斗的文官绝对会联合起来猛干武将。
而遭受猛干的对象,肯定就是反对军改的人。
文官一方,估摸着都有可能干脆要求反对军改的武将重臣卸下兵权、致仕荣休。
真凶未明,也是从反对军改的人中排查。
甘国公上呈一道文书,立一波人设,身上的嫌疑肯定就要轻上不少。
枢密院四位副使,对于军改一支持三反对,其中一位反对者是积极面对军改的人。
为了维持军中稳定,反对的两位大概率是得卸下兵权,持支持态度和积极面对的两人,肯定会是继续任职,维稳军权。
纯粹反对与反对但是积极面对,两者就一丁点差别,但在关键时刻,这一丁点差别会被无限放大。
这一来,作为真凶,甘国公仍可掌权!
“呈上来吧。”江昭抬眉,淡淡道。
说着,自有书吏从其手中取过文书,呈到江昭手上。
开采银矿成本太高!
开采银矿收入太少!
开采银矿太过繁琐!
象征性的扫视了两眼,江昭就放下文书。
这些反对理由都不稀奇。
真要是论起来,勋贵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