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就连武将的最高职位——枢密使,也是文臣担任。
若非是将门勋贵有世袭罔替,与国同休之权,估摸着早就被士大夫撕咬得一干二净。
百年国祚以来,从未有大相公通晓军略,自然也都是以打压武将为主。
凡是入边征战,一把手、二把手中定然有一人是文臣,且大概率是一把手为文臣。
武将权力节制之重,可见一斑。
如今,难得有了一位敢于放权、通晓军略,且已经注定千古流芳的大相公,何其宝贵?
可若是其不被珍惜,反而遭到勋贵子弟刺杀而亡,何其让人心寒?
对于文人来说,勋贵集团实为一体。
要是大相公受刺身亡,鬼知道究竟是勋贵子弟自发的刺杀大相公,还是勋贵集团决定联合刺杀大相公?
若是后者,影响可谓相当恶劣!
一位通晓军政、开疆拓土、善待武将的大相公,仅因有了一丁点军改的迹象就被勋贵集团记恨。
就连受其简拔起势的一波武将,也竟是选择了默认大相公被杀!
有此前车之鉴,后世文臣,谁还敢轻易相信武将?
洛水起誓,千古臭名,莫过于此!
王韶淡淡瞥了一眼,不禁摇头。
罗义、甘宁二人,卧龙凤雏啊!
其实,刺杀大相公也分时间点。
若是先帝在位,刺杀大相公其实还行。
嗯.还行!
毕竟,庆历八年的将门勋贵甚至都搞过“弑君”。
庆历八年,变法不久,有过一场宫中行刺,先帝侥幸活了下来。
不过,或许是性子太软,亦或是掌权力度不够的缘故,官家选择了隐忍,大事化小,并未追查真凶。
这一宫中行刺,至今都是未解悬案。
甚至,都有人怀疑凶手是太皇太后曹氏的人。
也因此,若是先帝在位,刺杀大相公还真就未必受罚。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官家是赵策英!
大相公被刺,注定是震动天下的重罪。
就这时代背景都敢刺杀大相公,不是卧龙凤雏,却又是什么?
顾廷烨肃坐,心头并未太过忧愁。
作为子川的友人,两人相交已有十四年之久。
不管子川干什么,都坚定不移的支持就行。
此生,紧紧的抱好子川的大腿,自可一生无忧。
约莫三五十息。
“咳!”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