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强势的赵策英!北伐!(二合一) (5/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相反,河湟之地已经足以供给熙河边军六七成的消耗补给。

    李谅祚入侵,本就是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

    一旦拖得久一点,最着急的就是李谅祚本人。

    一着急,就容易出错。

    陕西正面,亦有宁远侯顾廷烨时刻准备北上。

    适当拖一拖,不是坏事。

    没有异议,江昭一罢手,几人齐齐退了下去。

    “子平,大军誓师,记得特意让人煮几顿肉食。”江昭望向熙河转运使章衡,吩咐道。

    大军誓师,意味着即将上战场,都会杀羊宰猪,吃上几顿好的。

    “诺。”

    章衡持礼,点头道。

    瞥了一眼堪舆图,下令道:“子厚领汉兵三万,入迭州镇守。”

    迭州之地,北邻廓州,南临青唐。

    廓州是董毡的地盘,青唐是木征的地盘。

    不管这两地有什么异动,迭州都能很快的反应过来。

    有人镇守迭州,也可避免正面与李谅祚杀伐的主力遭到两面突袭。

    “诺。”王韶连忙应声。

    三万大军,这可不是一点半点。

    统兵三万,已经算得上“统帅”。

    江昭平和点头。

    大军北上,董毡、木征二人趁机出兵的概率非常之高。

    自从熙河与董毡部落议和以来,熙河八州、董毡部落、木征部落就陷入了一种难言的僵持和平阶段。

    这种僵持和平,无疑是大周想要见到的结果。

    新拓疆域,肯定是得休养生息。

    对于董毡部落而言,议和起初也有不小的效果。

    彼时,董毡新立,根基不稳,偏偏南临青唐,两方对峙。

    更让人心慌的无疑是熙河边军,足足二十万之众。

    董毡没有应对熙河边军的准备,自是希望议和。

    几年过去,董毡根基稳固,肯定会动些歪心思。

    对于木征而言,那就更是时刻想着对付熙河路以及董毡部落。

    这次,趁着西夏入侵,董毡与木征有异动的可能性,起码是九成以上。

    三万大军,交于王韶稳固大后方,还算是较为合适。

    至于强调“汉兵”,则是纯粹的提防俞龙珂部落的士卒。

    诚然,吐蕃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没有“国”这一概念。

    让吐蕃人去杀吐蕃人,也并无不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fou0wo0xiaogelao0shezhengtianxia/read/97/30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