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要没收、要坐牢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种先交钱的拍卖会,一听就是骗局,哪个骗子会收欠条啊?

    “那第二个原因呢?”杨老师问道。

    “第二个原因是,我这件东西可能是国宝,我怕不让出国,不让拍卖。”

    “要没收,还要坐牢。”

    “所以我不敢送出去。”

    “你完全没有必要担这个心。”杨老师迅速答道,“这种东西海关不会要的。”

    “不会没收吗?”

    “绝对不会,我可以保证。”

    接下来,杨老师从各个方面,指出了藏家这件书法的漏洞。

    结论是:这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印刷品。

    市场价值就十几块钱,可以挂在墙上图一乐儿。

    不一会儿,藏家走出来了。

    从旁边经过的时候,张扬听到他在嘀咕着:

    “这个专家应该是官方的人,想骗我,好没收我的宝贝。”

    “宋代又没有印刷机,怎么可能是印刷的呢?他说的话根本就禁不起推敲嘛。”

    张扬听了,真想给这位藏家发一张自己的名片。

    这种脑补能力,天生韭菜圣体啊。

    可惜杨老师的小助理已经在催了:

    “帅哥,快进来吧。”

    “好,我来了。”

    张扬点点头,进门后,把装着作品的盒子递了过去。

    书法本身、加上“引首”和“后跋”,整卷长约九米。

    放在鉴定台上不能完全展开,只能一边卷一边看。

    打开以后,书卷的“引首”位置,相当于书的扉页,一上来就写着四个大字:

    【涪翁真迹】

    落款是:“明后学徐霖题”。

    “这里面是黄庭坚的书法?”

    杨老师抬头看向张扬问道。

    涪翁是黄庭坚的雅号,专家能这么快的反应过来,水平自然低不了。

    “是啊,这是我们家祖传的宝贝。”张扬习惯性的答道。

    “你祖上是干什么的?”

    “他们是,是开古董店的。”

    “以前在燕京做生意,后来移居到这边了。”

    “这样啊……”

    杨老师神情肃穆的点点头。

    老爷子好像近视很严重,脸几乎贴到了纸上,一个字一个字的,非常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迹。

    时不时还用力的闻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播做旧青铜器,警察来敲门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ibozuojiuqingtongqi0jingchalaiqiaomen/read/97/26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