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他们多少还是认识一点儿的,但壁画上的那几行文字,没有横竖撇捺,如果不是年代不对,都有点像象形文字了。
最后还是一个研究古文字的专家出来解释说:
“虽然我也不认识,但是我觉得,那很有可能是高句丽刚刚形成的文字,如果不是被灭国了的话,说不定我们早就有自己的文字了。”
“所以世勋展示壁画的想法没错,上面的文字,刚好可以引起领导们对古文字研究工作的重视,另外,我今年的经费还没审批一下。”
“咳咳,大家觉得呢?”
“我没意见。”吴世勋立刻回复道。
挺好的,就是这种各怀鬼胎的感觉,大家都想通过这件事实现自己的诉求,他就能成为大家目标的最大公约数,什么好事都有他的份。
“我们也没意见。”
“前辈都这么说了,我相信您的判断。”
“直接就说那是高句丽的文字吧,这样可以和大唐文化区分开。”
“有道理啊,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文字大做文章……”
有古文字专家的力挺,吴世勋的方案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但就在大家准备收工回家吃饭的时候,他突然又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构想——壁画上的神话人物,也有大用。
“这些神话人物,出现在我们祖先墓室的壁画上,是不是说明,他们也是我们祖先的文化遗产呢?”
“咦——”
在场的其他专家,眼睛瞬间亮了。
虽然大寒冥国前面有一个“大”字,但其实很小,面积相当于两个通辽。
在这种地方的国家遗产厅工作,真的挺难的。
曾经有段时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全国各地,考察各家各户的祖坟,只要年份够的就计入文化遗产,不管质量,只要数量。
在场的专家,谁家里的祖坟都没有幸免,基本都登记了。
眼瞅着老坟都差不多了,幸好,国家遗产厅的前任厅长,创造性的发明了“抢报文化遗产”这一创举,大家终于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做一点像专家的工作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个人都积累了相关的经验。
所以大家一听见吴世勋说的话,就已经联想到了要怎么操作。
女娲伏羲?那是高句丽人传说里的人物,是大寒冥国的文化,被卑劣的华夏人偷走罢了。
燧人氏和神农氏也是高句丽人,他们将生火和种植技术传播给了愚昧的华夏古人,没想到竟然被误当成了神。
至于封建社会君权神授那一套,也是学的高句丽人……
总之一句话,大寒冥国的文化遗产被偷了几千年,还好现在,有他们这些专家在,重新重视了起来。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申遗。
只有申遗才会成为他们的绩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