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奔月飞船逃逸塔零高度逃逸实验,梦幻!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而这一世他竟然到了现场,并且还是整个载人登月工程的重要人物。

    就在路云感慨的时候,奔月飞船的总师看完检查数据走过来说道:“小路,你这个造火箭的,怎么感觉比我这个飞船总师还感慨啊?”

    “要知道今天可是我的大考。”

    路云闻言收收心思说道:“没办法,载人登月还是太梦幻了,我怕您老造的飞船慢悠悠赶不上趟,耽误我的火箭发射啊。”

    “嘿,你小子……”

    今天从逃逸发动机成功点火到返回舱安全落地,奔月飞船逃逸系统及相关系统要经受第一次综合“大考”。

    当火箭在发射台上或飞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故障等危急情况时,逃逸系统必须迅速启动,在极短时间内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带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为验证逃逸系统总体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往往需要单独针对逃逸系统开展飞行试验。

    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模拟的正是火箭在发射塔架上尚未起飞时遭遇突发状况的极端场景。

    相较于其他阶段的逃逸,零高度逃逸时飞船初始速度为零,高度极低,飞行时序紧凑,留给逃逸系统反应和执行的时间更为紧迫。

    从逃逸指令发出到逃逸塔点火,再到返回舱与故障火箭分离并安全着陆,每个环节都不容有误。

    老中上一次实施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还是九八年的时候,当时是“神舟”载人飞船。

    这一晃就二十多年了。

    如今奔月飞船作为老中极其重要的载人奔月飞船,其逃逸系统也面临着更高要求与全新挑战。

    毕竟奔月飞船可比神舟飞船大得多!

    为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奔月飞船的逃逸系统完成了全面优化设计。

    奔月飞船逃逸系统的设计以“满足发射全程安全逃逸”为目标,采用“大气层内逃逸塔逃逸+大气层外整船逃逸”方案。

    其中,逃逸塔负责待发段至上升抛塔之间逃逸,抛塔后至近地入轨船箭分离则利用服务舱动力逃逸,逃逸及后续救生均由返回舱统一控制。

    最初的时候奔月飞船肩负着载人月球探测和近地空间站运营的双重使命,这两类任务在发射过程、工作时序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对逃逸系统的兼容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此外,奔月飞船采用濒海发射,周边气象条件复杂,工位附近设施繁多,这就要求飞船具备更强的逃逸加速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落点主动控制能力等。

    不过谁也没想到路云研发的木鸢级太空穿梭机代替了近地轨道载人任务,所以奔月飞船只要满足载人月球探测的需求就可以了,各方面的难度骤然降低。

    本来科研团队预估要到二五年才能进行这次实验,结果二一年年末就可以进行!

    简直飞速!

    载人登月确实是梦幻任务,但他们今天看着矗立在临时支架上的奔月飞船也感觉梦幻。

    “点火!”

    “轰——”

    在戈壁上测试火箭的场面非常震撼,只见奔月飞船逃逸塔喷射出四条火舌冲起了大量的灰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明星要登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hegemingxingyaodengyue/read/97/55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