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微型机械和轻型材料,在开发应用微机电系统月球车上应有所突破。
在正式接受任务时,月球探测工程总体会提出月球车的质量、尺寸和功耗的指标要求,必须按规定技术指标研制。
月球车还得适应航天特殊环境,包括力学环境和空间环境。
力学环境指月球车在发射上升过程中运载火箭产生的冲击、振动、过载和噪声。
在月面降落过程中制动火箭产生的冲击、过载和可能用气囊缓冲着陆产生的多次弹跳、翻滚。
月球车上的机构及其他活动部件,例如从发射时的折迭状态展开成型,车轮及其驱动、转向机构,天线的展开及指向机构、采掘机械臂等,在高真空条件下收藏、压紧100多小时后,要应保证不会“焊住”或卡死,能顺利展开和活动。
而月球的空间环境就更复杂了。
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那就相当于在地球上称重60千克的东西到了月球称重只有10千克。
在月球抱起一块30千克的大石头,回到地球之后一称重达180千克!
直接变大力士了。
当然,其实物体的质量不变。
低重力还会导致月球表面的土壤非常松软,月球车的行进效率会降低。
并且月球表面崎岖不平,有石块、有陨石坑,还有坡。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的轮子便需要克服重重障碍,既不能打滑,也不能翻车,必须做到前进、后退、转弯、爬坡,样样在行。
所以一般月球车的速度为了安全都设定的比较慢。
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150摄氏度,黑夜时低至零下180摄氏度,温差超过300摄氏度。
尤其是月面上的昼、夜分别长达约14天。
这种严酷条件是过去地球轨道航天器所未曾遇到过的,如何保证月球车在长时间极端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是月球车也是月球探测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月面上如此急剧变化的温度环境会使橡胶迅速老化,因此月球车轮胎要使用特殊材料,克服温差,比如各种合金。
另外无人车和有人车的轮胎还不同。
无人车的轮胎大多是有棱金属板,而老美的有人驾驶月球车轮胎则是金属丝编制的网格轮胎,具备一定弹性。
另外地月和月面空间辐射的类型、能量和强度各有不同。
对月球车上使用的电子部件,特别是对辐射尤为敏感的高集成度微电子器件,要采取相应的抗辐射加固措施。
而就在这么严苛的条件下,因为老熊和老美有“先发劣势”,所以它们的月球车都结束任务了,现在只能看着老中的月球车在月球上溜达,其实它们心里是有数……
老美心里是有数的。
但……你也不能这么多啊!
正好这种消息就是老美的航天复合体最爱的,就像它的军工复合体经常炒作老中的“军事威胁论”一样。
可以跟白房子和国会猛猛要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