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作为重生者,路云在“判断”各种问题的准确度方面约等于“开卷考试”,所以朝他指明的方向前进准没错。
尤其他不仅仅是个“预言家”,他还是个超级科学家,他不仅清楚准确的技术路线,还能带队轻松的把技术研发出来,所以很多人都对他的领导心悦诚服。
以至于西蒙现在连CIA的内部任务序列都毫不犹豫的告诉了路云。
“嗯,知道了,线上联系不方便,等下次线下见面我们叫上行动组开个会,我们也给你更新一下对应老美的任务细则。”
“好的,路总,一切都听从您的安排。”
断开联络,路云转头看向窗外的城市灯火。
因为城市的灯光过于明亮,所以在城市里的人很少能抬头就看到夜晚的绚烂星空,基本上只能看到有限的几颗亮星。
有些人管城市的明亮灯火叫“光污染”,甚至还呼吁国家停止发展工业,把城市上方的璀璨星空还给市民。
而路云却认为那是放屁。
因为城市的灯火何尝不是人类文明创造的“另一种星空”。
路云是在太空轨道上看过地球夜半球的,有光亮的地方就有人,就有城市,就有人类文明的科技造物。
那是人类百万年进化的见证。
其实这就跟太空相机拍不到璀璨的宇宙星辰一样,就是因为附近最大的“光源”是地球。
相对于过于明亮的地球,星星的光亮就暗淡多了,所以当它们跟地球在一块拍摄的时候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多感光度和曝光时间而无法显示出细节,甚至是看不到。
事实上有些专门针对太空背景拍摄的照片是能够拍出漆黑太空背景上的璀璨繁星的。
只不过这种照片比较少,也没有宇航员和地球以及空间站那么吸引人眼球,所以很少有人看到过它们。
毕竟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一切都在上边。
如果飞远一些,飞到距离地球64亿公里远的地方,那么地球就只是一颗“暗淡蓝点”。
(网图,旅行者1号探测器回望地球拍摄的照片)
城市中看不到星空只是小问题,只要往郊区走一走随时可以看到。
如果去了山区和荒漠无人区,看到的星空可以更加绚烂。
要是能去太空,无比震撼的星空自不必说,你本身就在别人看到的星空里。
以前的人需要花费好几亿才能去太空,现在只要1000万就可以去。
等到不久的未来,或许只要10万块,甚至更低就能看到。
路云就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而他努力的基础就是老中发展出来的超级工业!
第二天,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介绍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计划于明年五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乘组成员分别是费骏龙、邓青明和张禄。
其中邓青明是第一批航天员里唯一没有去过太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