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田空军基地,地下指挥中心
与京都庇护所那种相对“舒适”的环境不同,横田基地的地下指挥中心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功能性堡垒,充满了军用设备的粗犷和末世后资源短缺的痕迹。
当那枚300万吨当量的核弹在京都市区引爆时,横田基地距离爆心投影点约80公里。
最初的几秒,是死寂。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盯着时钟和传感器数据。
突然,无需传感器报警,一种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闷雷声率先穿透了厚厚的地层和加固结构,隐约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那是核爆产生的、传播速度更快的声波。
紧接着——
轰……隆隆隆————
地面开始传来持续不断的、沉闷的震动,仿佛有巨人在远方不断地捶打着大地。
天花板和墙壁发出轻微的、令人不安的嘎吱声,灰尘簌簌落下。
灯光稳定,但一些非关键设备的屏幕出现了干扰条纹。
这与近距离核爆那种天崩地裂的冲击完全不同,更像是一场持续了十几秒的、强度约为 IV至V度 的中等地震。
“BlaSt Wave arriving! SeiSmiC aCtivity COnfirmed! OverpreSSUre reading… apprOXimately 1.5 pSi at OUr lOCatiOn!”
(冲击波到达!确认地震活动!超压读数……我处约1.5 pSi!)
一名紧盯着压力传感器的技术军士大声报告,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却又充满凝重。
1.5 pSi(磅力每平方英寸)的超压,意味着基地地表暴露的、未经特别加固的普通建筑窗户会大量碎裂,部分劣质结构可能受损,但对于深埋地下、经过加固的指挥所主体结构而言,这仅仅是“一阵强风”级别的考验。
“All primary StrUCtUreS repOrt minimal damage! NO breaCheS!”
(所有主要结构报告损伤轻微!无破裂!)
通讯频道里传来地面警戒岗位和各个加固单元确认安全的声音。
马库斯·索恩准将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一些,但脸色依旧难看,他看向辐射监测席位的屏幕。
几乎在冲击波过后的一分钟内,伽马射线和中子探测器的读数开始 急剧攀升,很快就超过了安全阈值,并且仍在以惊人的速度上涨。
“RadiatiOn levelS riSing rapidly! NeUtrOn and gamma flUX are… Sir, they’re already an Order Of magnitUd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