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摇了摇头,“此事,非是因那帝辛一人,而是天数使然。”
“殷商享国六百载,气运早已由盛转衰。”
“如今又逢这天地量劫,人,阐,截三教的因果尽数汇于其上,便是大罗金仙,也要被这洪流卷得粉身碎骨,他又如何能抵挡得住?”
“如今之计,非是想着如何保住这殷商的国祚,而是该早做打算,为我人族,另选一位贤明的君主,好在这场滔天的大劫之中,保住我人族的元气,不至于叫那仙神斗法,将我人族的根基,都给毁了!”
他这一番话,道尽了这其中的无奈与残酷。
他们所要守护的,是整个人族的传承,是那永不熄灭的,文明的薪火。
轩辕黄帝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
“大哥说的是!我人族,自那微末之中崛起,何曾怕过什么争斗?”
“他仙神要斗,便让他们斗去!我人族,只需在这场争斗之中,寻得那一线生机,便足够了!”
“此事,还需早做谋划。”
“我这便传下法旨,命那各处的人族部落,好生操练兵马,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三位圣皇你一言我一语,不过片刻之间,便已是将这人族日后的走向,定下了一个大致的基调。
那份果决,那份气魄,听得南天门外的众仙官,皆是心神摇曳,不能自已。
这,便是人道圣皇!
那是自强不息,是薪火相传,是百折不挠,是那份纵然面对圣人倾轧,天地量劫,亦不肯低下头颅的,铮铮铁骨!
只是,这道理虽是说得明白,可那前路,终究是迷雾重重。
伏羲将那手中棋子缓缓放回棋盒之中,那双蕴含了周天星斗的眼眸,转向了那片模糊的光影:“妹子,此事,你又是如何看的?”
这一问,非但是洞中的神农与轩辕,便是那南天门外,所有竖着耳朵,凝神细听的仙官佛陀,心中亦是齐齐一凛。
是啊,此事,这位人族圣母,妖教之主,又是何等的一番计较?
那阐截二教,于她而言,确是两难。
按理说,她身为造化人族之圣,那阐教,无疑是与她,与人族,更为亲近的一方。
元始天尊虽是性情高傲,可他立教,终究是以人族为根基,讲的是顺天应人,尊卑有序,这套道理,于人族的教化,于这社稷的稳固,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她门下的弟子,亦多是人族出身,日后若得了势,于人族的香火,总归是有益无损。
可那截教,于她而言,却又有着另一番说不清道不明的牵绊。
她自己,终究是妖族出身。
那通天师兄的有教无类,那万仙来朝的气象,何尝不是给了这三界之内,无数如她这般非是盘古正宗,非是玄门嫡传的生灵,一条向上的通途?
她心中,对此道,是存着几分认同的。
再者,昔年在紫霄宫中听讲之时,三位师兄之中,也唯有这位通天师兄,性情最为洒脱,待她也最为友善,不曾因她妖族的跟脚,便存了半分轻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