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郡之内。”
“陛下,交州那边有奏报,幽王李昭说,驯养鸡鸭鹅可以在蝗灾来临的时候有效抵挡,建议全国推行!”
“臣以为幽王此举不妥,鸡鸭鹅的驯养绝非易事,而且历史上也未曾出现过用鸡鸭鹅治理蝗灾的历史,倘若此法无用,会引起民变!”
“臣也反对,如今旱灾已经让百姓损失惨重,让他们养鸡鸭鹅,幽王到底是何居心?他是不是想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发财?”
“早就很久之前,幽王就说今年会有大灾,大力推广鸡鸭鹅的养殖,别的地方臣不清楚,但交州各州郡,被强迫买卖鸡鸭鹅的可不少,臣以为当彻查!”
“臣附议!”
“臣附议!”
武皇脸色漆黑,让他们想办法,他们就想办法整自己儿子?
这是早就想好的吗?
自古以来,蝗灾都是避不开的大患。
古人用尽手段都难以治理,他们不够聪明吗?
李昭觉得他们相当聪明,因为他们已经在尽可能的挽救损失了,还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处理方案。
只是,李昭希望在蝗灾爆发前,就尽可能的掐死这场祸事,而古人更多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或许很多人都没见过几次大的蝗灾,也不清楚的蝗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算不得真正大规模的蝗灾爆发,就已经惹得天怒人怨,种庄稼的老百姓哭爹喊娘,有人骂娘一整宿,有人呆坐一夜白头,还有人自杀,什么过激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因为蝗虫过境的危害太大了。
它们所过之处,别说是庄稼便是草都不会留。
各地干旱,看起来很凄凉,连绿草皮都不剩,这不就是末日吗?
纵观古今,蝗灾爆发的次数不少,也就是后世的近现代才好一些,蝗灾很难爆发了。
但要想处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幽王府人满为患,都是李昭聚集的,他一直都在为这种事情做准备,一刻都不敢放松。
蝗虫是一种极易成灾的虫类,一旦发生旱情,蝗灾往往就是结伴而生的,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这是为何?
因为潮湿的土壤往往不容易孵化出虫子,所以,干旱必有蝗灾。
可为何武国爆发的最晚?
武国偏东,气候比较湿润,加上今年相较于西边的周国和南边的幽国并不算太热。
境内又有各条大江大河带来水汽滋润,加之四月份的时候还降了雨,反倒是给了武国一丝喘息的机会。
周国和幽国就没有那么走运了,所以,他们最先爆发蝗灾。
交州这边几乎是都看不到蝗虫,也和李昭所做的多重准备有关。
首先,各地有虫卵孵化的时候,李昭已经利用这些虫卵来养鸡鸭鹅了。
其次,当虫卵开始孵化后,李昭又下令老百姓一起捉虫,当时还引为了笑谈,虽然看起来有些杯水车薪的意思,可这也算是有效的减少了虫灾的爆发和危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