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石听了,心想,不是的,我的要求必须要有那么高才行的。
虽然只打算学习到(精通-),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学习面板要求的(精通-)肯定是要跑出接近甚至超过世界纪录的成绩了。
他把邹美琳的话认认真真又听了一遍,然带着问题再仔细查看视频,发现她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自己之前忽略了出弯道时的细节处理。
连忙发信息表示感谢,顺便问了一句:“对了邹教练,你的工作室装修的怎么样了,打算什么时候开业呢?”
虽然邹美琳是看在自己买了瑜伽私教课才额外帮自己点评短跑弯道技术的,但瑜伽课也是实打实要去上的,两人几次交道打下来,也算熟了,他想着对方工作室开业,礼节上应该送个花篮什么的。
邹美琳这次回复的非常快:“不好意思啊,李石,正想跟你说这个事,我这边装修上遇到一点问题,所以你的瑜伽课还需要往后再拖几天。”
李石一愣,回道:“没关系,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但也要和你说一声抱歉,毕竟是我食言了。”
和邹美琳聊完,李石开始在自己之前收集的资料里检索苏炳添的弯道技术。
查了一圈,最后重点看他一九年在横滨世界接力赛上的表现。
这场比赛,他以惊人的弯道技术实现了超车逆转,最后帮助国家队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李石反复看了几遍,重点看他的技术动作。
“接棒后,他的重心压得比较低,比较靠前,摆臂幅度……”
光看还不够,他还站起来,直接慢动作模仿。
之前模仿泰森盖伊让他尝到了甜头。
……
第二天早上,李石驱车来到高尔夫学院旁边的足球场。
第一次上午来这边,远远看着,发现整个足球场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原本还挺高兴,不过等他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傻眼了——门锁着的,再看门卫室,也没人。
“算了,运动基地的两百米跑道再养护两天就能投入使用,正好晚上陈秋而言要来,也不差这一两天。”
虽然扫兴而归,但李石回到家也没有浪费时间,上午研究苏炳添的弯道技术,进行静态模仿——比划和用脑子想象,下午则看书,《速度科学和短跑艺术》。
这本书写的很专业,从一个专业教练的角度阐述对短跑的科学理解。
李石越读越觉得干货很多,很快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从中午十二点半,一直看到下午五点多,把整本书认认真真读了一遍,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一时间感觉收获很大,特别想找个专业人士交流一下读书心得。
他翻出邹美琳的微信,问了一句:“邹教练,在忙不?”
邹美琳发了一张她工作室装修的照片过来:“装修工人下班了,我也正准备回家。”
李石见她现在不忙,立刻问道:“刚刚看完一本短跑方面的书,想跟你探讨个问题,你们以前当运动员的时候,专门学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