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真正的坚守派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一旁赵婶子也抱怨道:“今年大雨来得太早了,收成不太好,还要按往年来算。收成好的时候多收,不好的时候怎么就不能少收呢?”

    “干脆我们也学那老赖,也不交了……”

    最后一句声音明显压得很低。

    赵志立顿时怒骂道:“胡闹!大家都不交公粮,那国家怎么办?灾后重建可全靠咱们农民,你以为现在的日子是白来的吗?”

    “要不是有国家在,咱们不会比那些邦民好多少。”

    听到这句话,林知宴微微一愣,她很难想象觉悟这么高的话,能出自一个农民嘴里。

    而不是那些高谈阔论的社会精英,比如自己。

    林知宴摆正姿态,又询问了一些问题。

    比如年收入,一个农村家庭年收入是三万块,算上买种子化肥的钱,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年还要倒欠银行几千块。

    早期大灾变刚刚结束那几年,基本都是自己挨饿也要把公粮先交上去。

    “您不觉得这过的太苦吗?”

    林知宴已经用上敬语。

    赵志立被晒得黑黝黝的脸露出笑容,道:“你别看咱们抱怨,但大家都知道联邦难处,该交的粮不会少的。”

    “日子苦一些,挺一挺都能过去,哪一天国家反攻回去日子又好起来了。”

    林知宴彻底沉默了,陆小桐也收敛起了刚来时的天真烂漫。

    她们是第一次,实际接触神州农民,这个已经屹立于这片古老大地数千年的群体。

    在人类农耕文明史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族群能比得上他们。

    在人类文明消退的时代,是作为主要兵源的千万农民子弟守住了山河。在大灾变后的时代,是七亿神州农民承受了社会转型的阵痛。

    华族比其他族群高人一等,是他们实质上在方方面面维系住了整个文明。

    实际上,大多数华族农民生活称不上‘上民’。

    林知宴不由得想起了刘瀚文时常挂着嘴巴的话:从大灾变至今,坚守派从来都是地里的农民,而不是我这个半截入土的老东西。

    赵志立见气氛不对,赶紧转移话题,道:“而且我们也不算多么苦,你看那些邦民年年都有人饿死。平时播种和收割粮食,政府也都会派邦民来帮忙。”

    这倒也不是怕林知宴说出去,而是作为农民交了十年公粮,早已经习惯了。

    小姑娘觉得他们苦是好心,但日子总得过的。

    今年收成不好,所以大家怨气大一些,来年有余粮又都过去了。

    这个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忍耐与抗拒并存才是主基调,只有山穷水尽才会造反,平时有困难忍忍就过去了。

    而且联邦与农民关系也没到苦大仇深的地步,教育、医疗、治安等公共服务没有失能,民心基础还在。

    平时大家一起骂两句就行了,真要有人振臂一呼,大家反而觉得他脑子坏了。

    实在不行还有万能的邦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神通之名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shentongzhiming/read/97/22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