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海上逃亡,精力有损,武功便有所不能,处处受其制肘,更兼这萧迟月昔年曾是丐帮的执法长老,武功自不待言,只是他功名心重,意欲谋反,最后事败,险些命丧君山,如果不是大内血滴子头领杨契丹施手相救,他和于令仪早已被丐帮弟子乱刃分尸,尸骨无存了。
莲姑见这萧迟月出手狠辣,处处透着歹毒,誓要杀其而后快。朱大哥近来海上漂泊,不得自由,饥时便捉海中鱼虾填肚子,渴了喝海水——虽然苦咸——但是人在困境也只有随遇而安,勉为其难。所以精神萎糜,不是很振作,如果换做平常,这萧迟月未必便是对手,可是现在人在窘途,非是陆路,所以难免上下颠簸,不得自由!她眼见朱大哥难以抵敌,便顾不得自身安危,用手中短木棒向着萧迟月背心搠去,因为此时萧迟月正转身和朱世杰激斗,背对于她,因见她不过一柔弱女孩,能有多大能耐,所以并未放在心上。莲菇见朱大哥情势危殆,也顾不得什么仁义道德,抬手搠去。这萧迟月虽武功不柔,然一心不能二心,他前面是朱世杰生死以搏,不料后面又有莲姑暗施杀手。这下着实让他猝不及防。
萧迟月见顾此失彼,只有拚一拚。他对朱世杰挥出一掌,将朱世杰逼迫一边,然后伸腿踢出,更不回看,一式“魁星踢斗”踢向莲姑手臂。这下莲菇始料未及,萧迟月一脚正踢个正着,啊呀一声撒手撤棒,跌坐在船板。船板本来在海面起伏不定,这下受力更是上下晃动,险险将三人掀翻大海之中。
这时袁承天正居高临下,见这情形正思量要不要救这朱世杰。便在这时正听见朱世杰啊呀一声正了一掌,翻身跌坐在船板,嗓子一甜,张口喷出一口鲜血,一时之间气血翻涌,心神难定。正在此时海面又驶来艘大船,不是别人,却便正是嘉庆皇帝的大船。船上的是罗军门——罗炳耀,是广东水师提督。在有清一代设三处水师提督,分别为长江水师提督、福建水军提督和广东水师提督,三处皆受顶头上司水师总督节制,其实官职从一品,除却上司总督便是提督官职为大,为一方大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和海上一切官兵,可说威权极大。
原来那日嘉庆皇帝见袁承天所驾之船爆炸沉于海底,却不见海水中有血水,更不见袁兄弟尸身,便心下不死,誓要驾船于大海之上遍寻于他。他这些时日念兹在兹,于心中念念不忘于袁兄弟,有时人之情谊胜于手足之情。不巧这时正会同萧迟月大船,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萧迟月将朱世杰点了穴道,让水手放下绳索将他拉到大船之上,又将莲姑制服,也一同上吊至大船之上。嘉庆皇帝大船也驶来。众人见是今上,纷纷出迎,山呼皇帝,跪列两旁,目视于地。嘉庆皇帝迈过搭在两船之间的船板,见到受缚的朱世杰和莲姑,不由轻轻一笑,说道:“朱兄弟别来无恙,不料匆匆一别,今日又会,真是幸何如之?定当浮一大白,共醉生平,方不负这盛世年华!朱兄弟,你说是不是?”
朱世杰此时沦为阶下囚,甚为懊恼,只哼了一声,不作言语。嘉庆皇帝知他心有不服,心想:今日可由不得你再行猖狂。他走过去,落坐船帆之下帅椅之上,四下睥睨天下,仿佛君临天下,谁与当锋,神态说不出英武!
袁承天心中暗暗叫苦,忙不迭低下头,害怕他识出自己本来面目,耳根发热,面上发红,心中忐忑不安。这真奇哉怪也,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嘉庆皇帝闪目之间见到那多铎世子多福安,心中诧异,心想他缘何在此,看来必有所为,但是他却不相询,只是轻描淡写道:“世子,你近来武功可有长进,朕甚为挂念。”这皇帝和世子多福安年纪相仿,本为兄弟,但是人前却君臣相称,不可坏了礼数。多福安忙叩首为礼道:“臣闻丐帮逆贼为害海上,便令萧统领出海擒拿此贼,本意回归中路,回京面禀圣上,请皇上定夺。”
嘉庆皇帝深以为是,颌首笑道:“世子大有乃父之风,皇叔可喜可贺。”多福安忙叩谢皇恩,代父领过,侍立一旁。他又一一向皇上介绍萧迟月和终南剑派掌门白一平。嘉庆皇帝心下一沉,他深知这白一平非是泛泛之辈,在江湖之上大有名头,虽无法和少林和武当相抗,可是亦是名门大派的领袖。竟然为皇叔多铎所用,心中能不骇然。但是他这一惊诧只是瞬间而过,便言笑宴宴,不以为是。
他这细微表情都被袁承天瞧在眼中,只见皇帝平静神情闪过一丝杀机,心想皇帝的忍奈度也是有限的,将来这多铎王爷下场不知如何?只怕也好不到那去!世间奸佞之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远的如那魏忠贤,生前风光无限,世称九千岁,一时风头无两,生祠更是遍布全国,一时之间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而一旦获罪,投环于死,声名狼藉,落了个骂名无数。近的如那和中堂,荣华富贵享尽,可是一旦新君上位,便令他畏罪以死,岂不可惜,空有才华,却为人不正,以至身死无地,是为可悲。这多铎也是野心不小,将来恐怕也难保全首领!嘉庆皇帝见朱世杰脸有愠色,知他心中不服。便亲自解了他被制穴道,因为人家亦是皇室后人,这样殊非待客之道,所以让他自由才是正道。朱世杰冷哼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